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主要讨论的是在西南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
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
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
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
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
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
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
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节,
揭示10~13世纪西南地区社会的世俗政治力量与宗教教派力量的权力关系的具体演进过程。
作者简介:
黄博,男,1982年生于重庆市长寿县,历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西部西藏地区政教关系史、宋代巴蜀文化史研究。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绪论 /1
序章 古格历史地理概述 41 / 古格与阿里三围的政治地理格局 42 / 古格与普兰的重要城堡和村镇 53
第一章 兴佛改制:古格新型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确立 68 / 益西沃的时代与早期古格史系年 69 / 古格王室与西藏新型政治文化的奠基 81 / 益西沃新政与古格的政治体制革新 114
第二章 拉喇嘛与国王: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研究(上) 144 / 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与西藏政治文化传统 145 / 新体制下古格国王的权力地位及其身份转型 152 /古格王室僧俗最高领导集团的形成与传承 161
第三章 拉喇嘛与国王: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研究(下) 170 / 绛曲沃与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的发展 171 / 悉瓦沃与泽德: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的成熟 182
第四章 内外交困: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的终结 192 /泽德之死与11世纪末古格的内乱和政变 194 /扎西泽之死与12世纪中叶古格的军事灾难 213
第五章 12世纪前后古格与卫臧的社会发展及文化联系 238 /古格与卫臧整治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 239 / 卫臧教派的西传及其对古格政治文化的影响 251
第六章 元朝统一西藏前后古格王国及阿里地区的政治文化研究 269 /蒙古势力进入西藏前夜古格王国的政治文化格局 270 / 元朝统一西藏时期古格与卫臧的政治竞争及文化整合 281
结语 古格史与西藏政治体制及政治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299
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4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孜德铭记父王言,宏扬佛法竭全力。贤者云集托林寺,功德常为后人夸。善缘极薄当地人,邪悪之心大膨胀。逼迫解散持法僧,佛经庙宇化成灰。此后长久无佛光,象雄善缘终未尽。迎来宗喀大弟子,阿旺扎巴燃佛灯。继承仁钦桑颇业,佛法再度逞辉煌。”这段题记在表彰泽德举办火龙年大法会的弘法功绩后有一段描述古格佛教遭到破坏的话,让后人颇感困惑,因为古格历代君主都是以弘扬佛教而闻名的。这段题记指出,在泽德以后曾经一度出现过佛教被破坏的情形可能不是古格王国自己的政策调整,而是外力所致,这在时间上正好和12世纪中叶藏史中记录的噶逻人入侵事件相符,可能指的就是同一件事 (查看原文)
sindwerra
2赞
2021-08-11 14:41:17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内外交困:古格政教二元领导体制的终结 192 /
从历史上看,所谓的“阿里三围”既不是区域内部自然形成的区分,也不是人为地事先制定的区划。对比而言,上部阿里三围与中部卫藏四如虽然一贯连称,但其性质是不同的。卫藏四如是吐蕃王朝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吐蕃王朝完成了统一后进行了五翼的行政建置,其中在卫藏地区设置了四翼,即以拉萨为中心的伍如,以乃东为中心的约如,以南木林为中心的叶如,以谢通门为中心的如拉,合称卫藏四如。而阿里三围并不是一般意上的行政建置,而是阿里地方区域政治演变与当地区域景观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并受到藏族特有的地域划分法影响,形成了上部阿里三围的惯称。只要回顾一下吉德尼玛衮在阿里地区建立政权以及后来三子分封的历史,这一性质是十分明显的。(P51) (查看原文)
cc修文
2赞
2021-06-29 16:09:59
—— 引自章节:序章 古格历史地理概述 41 / 古格与阿里三围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