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傅乐成先生细讲汉唐故事】
傅乐成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同为隋唐史研究的开山学者,门下弟子众多,故有“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之称,日本史学界也公认其为“一位不可忽视的史学家”。傅先生《汉唐气度》是台湾地区汉唐史研究领域开创性的经典著作,此次引进出版是本书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在这本书里,傅先生将引导我们思考很多问题,比如: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一生不得封侯,最终自杀?
贞观之治前的玄武门之变,真相到底如何?
诗圣杜甫,真的是喝酒吃牛肉撑死的吗?
安史之乱,对我们的民族观念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上消失的异族——沙陀与突厥,有着怎样的故事?
汉唐的文治武功与历史兴衰,对今天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
★【经典之作,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本书原名《汉唐史论集》,收录有关两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文章十八篇,系傅乐成教授二十五年间历史研究的精华结集。全书内容丰富,从汉唐时代的政治斗争、地域观念、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到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讨,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的较佳参考读物。
★【全新整理,纸面精装,宜读宜收藏】
本次出版,在尽量保持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对文字(尤其是引文)做了仔细的查核、改正,其不便径改或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则出“编者按”予以提示。
傅老师治史,为的是求真。——历史学家 高明士
他是汉唐史名家……凡所论撰,皆有精辟之见。——历史学家 杜维运
隋唐史的研究,自然离不开陈寅恪。然而,隋唐的开山,却不止是陈寅恪,还有傅乐成、李树桐、岑仲勉。——历史博主 金色年华
作者简介:
傅乐成先生(1922—1984),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次年就职于中央图书馆,1949年随伯父傅斯年先生赴台,并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此后,傅乐成先生长期在台湾地区多所高校教授历史,故今日从事秦汉隋唐史研究者,大多出自傅门,而傅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
傅乐成先生治史,深受郑天挺、傅斯年、姚从吾等名师影响,从秦汉史到隋唐史,乃至中国近代化问题,都有独到论述。代表作有《汉唐气度》《隋唐五代史》《中国通史》等。其中,《中国通史》被誉为与钱穆《国史大纲》比肩的杰作,问世后畅销不衰。
自序
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
汉法与汉儒
汉代的山东与山西
孙吴与山越之开发
荆州与六朝政局
唐人的生活
玄武门事变之酝酿
天宝杂事
杜甫与政治
杜甫的死
唐代宦官与藩镇的关系
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突厥大事系年
突厥的文化和它对邻国的关系
回纥马与朔方兵
沙陀之汉化
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中国民族与外来文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武帝虽然尊儒,但儒家拘泥迂阔的作风,与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大相径庭;而他的一生行事,也莫不与儒家背道而驰。因此他对实际的重要政治任务,不要儒家来负担,而他所亲任的仍是任法言利的法家。
武帝的亲任法家,主要因为他要大有为于天下,对外要讨伐匈奴,对内要改革政治,非任用法家聚积金钱、镇压反动不可,而这类事又绝非思想复古、行动迂缓的儒家所能胜任。武帝时代的丞相,只是摆设,政治实权则多操于御史大夫及廷尉之手,而此类人选,多是法家。可以赵禹、张汤、杜周、桑弘羊等为代表,张、杜、桑皆曾为御史大夫,赵、张、杜皆曾为廷尉,而四人全是法家。他们类皆才力过人,办事凌厉无前。当时为了内安外攘,国力必须高度集中,他们便是这种政策的执行者。因此秦以后一度消沉的法家,于武帝时再度兴起。当时的儒家只能坐而论道,所论亦大都徒托空言,而实际的政务,则操持在法家手中。 (查看原文)
矮树与向日葵
2 回复
7赞
2021-11-25 17:04:46
—— 引自章节:汉法与汉儒
汉代的山东、山西,又称关东、关西,乃是指华山和函谷关东西之地。山东主要包括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以及湖南、湖北诸省;山西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四川三省。这两个地区,从商周时期起,在种族及文化上即截然不同。但国人的东西地域观念的成立,却晚在战国后期。
刘邦推翻秦朝后,建立汉朝,定都于长安。他起兵时,部下全是山东人,他们以从龙之彦,高踞政治要津,形成功臣集团。他们所交结援引的,当然仍以同乡为主。秦人是被征服者,自然谈不到政治机会的平等,所以地域关系扼杀了山西人的政治生命。
班固认为“山西”所以出将,是由于与外族接近习染武风之故,此点大致不错。而汉兴以来,山西人在政治上没有出路,只有从军之一途,与此也大有关系。虽然山西军人在武帝时乘势崛起。但事实上,他们仍然或多或少的受着汉室的压抑。
西汉都长安,以山东的财富,养山西的士马。同时山东人历朝迁至山西的,为数颇巨,山东的文化,也随着西移。以是汉帝国血脉周流,生气蓬勃。东汉定都洛阳后,山东变成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地区,而山西则沦为一军事地区。东西的界限,日益分明,渐成为两个极其不同的文化区,而致发生偏枯的现象。最后汉室对山西逐渐放弃,而胡族乃日益进迫。东汉所以亡于山西军阀,以及后来五胡之乱的发生,都与此有关。所以西汉之强,在于以山东的财富开发山西;东汉之衰,则在以全力专保山东。 (查看原文)
矮树与向日葵
2 回复
7赞
2021-11-25 17:04:46
—— 引自章节:汉代的山东与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