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袁世凯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日本学者笔下的中国豪杰传:不理解李鸿章和袁世凯的时代,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的进程

【编辑推荐】

★ 从旧官僚到新先锋——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政治上,先前稳定的皇帝独裁转变为王朝危机,地方督抚势力扩大;经济上,对外贸易和金融比重日渐增加,近代工业兴盛起来,沿海地区与外国往来取得巨大发展,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的差距。李鸿章作为旧式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周旋在列强之间,走完了一生。

★ 从顶梁柱到窃国者——袁世凯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他接替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清朝赖以依靠的栋梁。然而身处帝制与共和的转折时期,他走上了窃取革命成果的道路,最终导致军阀混战的分裂局面。从顶梁柱到窃国者,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是怎样的局势,左右了袁世凯的决定;袁世凯的成败,又是怎样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形成?

★ 现代中国、中日关系及东亚秩序的形成——李鸿章和袁世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省积蓄实力而中央走向没落的时代,是一个中国经济纳入世界洪流的时代,是一个内政外交风云变幻的时代。正如不懂江户和明治,就不懂现代日本一样;如果不观察清末和民初,也就是李鸿章和袁世凯施展手脚的时代,也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以及周边发生的一切。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巅峰,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作者简介:

作者冈本隆司,1965年生于日本京都,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研中国近代史、东亚国际关系史。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与海关》《属国与自主之间》《马建忠的中国近代》等。

译者马静,东京外国语大学非常勤讲师。著有《日本近代杂志史研究的序章》(2006年日本出版学会奖)。译有司马辽太郎《国盗物语》、波多野澄雄《国家与历史》等。

【李鸿章:东亚的近代】
序 言 马关的光景
第一章 青年时代
第二章 风雨飘摇
第三章 浮出
第四章 明治日本
第五章 “东方的俾斯麦”
第六章 “落日”
尾 声 迎接新时代
【袁世凯:现代中国的起点】
序 言 袁世凯与日本人
第一章 朝鲜
第二章 崛起
第三章 北洋
第四章 革命
第五章 皇帝
尾 声 袁世凯和他的时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到了知天命之年,通过袁世凯,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不了解就妄下断论,一个理所当然的道理。而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在研究这一领域中又受到了多少重视呢?关注点、课题的设定等,往往被修饰得冠冕堂皇,仔细深究的话,不过是兴趣或是喜好罢了,往往容易转变为主观偏见。笔者写的袁世凯恰恰就是如此。了解了,就算是不喜欢的事物也能近距离地感受到。
(查看原文)

余北
1赞
2024-09-24 18:57:13

—— 引自章节:尾 声 袁世凯和他的时代

综合思量,西洋之学胜于中华之学。为何无法开辟此道?夷人已进入内地驻扎北京,尚且在叫嚣夷夏之防,果真有“用夷”之下策之外的攘夷秘策乎?务必说来听听。

论吾喜爱洋务并听之论之,陷入危机或是遭受诽谤,今日正要畅言。如今皆恐避谈论,非狼狈则无谋,往往误国也。尔等不言便罢,吾若不言,如何扶天下?中国日渐弱,外国日渐骄横。此非ー人一事之责也。今后,若自强则可自立,不能自强,则未来不可得知。……若要自强,需先变革制度启用人才。现今之人オ与制度,如何自强?不怪罪无法强大之因,一味否认因循守旧。如出自书生、俗吏之口尚可,尔若出此言,被指作迂腐不通事理,亦无奈矣。

以上内容选自李鸿章当时写给江西巡抚刘秉璋书翰中的一节。刘秉璋出生于靠近合肥的安徽省庐江县,原本是淮军的部将,李鸿章的手下。这段话读起来似乎极为自负,痛骂愚钝之辈,然而正因为是原先的手下,才能够如此肆无忌惮地宣泄心中的愤懑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想法并未被官界和广大社会所接受。 (查看原文)

每天都有坏消息
2021-04-16 13:07:14

—— 引自章节:第五章 “东方的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