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讨如何从生活的视野认识社会。分为两大部分: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学术评述,总结了近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进展,对于如何开展日常生活史研究,从多角度加以探索。后三章为第二大部分,论述明清时期的日常生活,其中明代主要使用族规家训,讨论宗族制度对于族人生活的影响,折射出社会发生的变化;清代则利用笔记与刑科题本呈现城市生活、乡村生活。
作者简介:
常建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独著《宗族志》《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明代宗族研究》《朝鲜族谱研究》《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岁时节日里的中国》《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乾隆事典》《清史十二讲》《观念、史料与视野》《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等;主编《宋以后的宗族形态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史经典精读》《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等;合撰《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等;辑有《乾隆帝起居注巡幸盘山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以及法国《年鉴》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代序言)
        第一章	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第一节	开放与多元:中国社会史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一、历史人类学与区域社会史
        二、日常生活史与文化史
        三、民间文献与社会史史料
        四、社会史学科建设
        第二节	综合·家族·群体:社会史的断代与社会结构研究
        一、断代性研究
        二、婚姻家庭、家族宗族
        三、社会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城乡·信仰·习尚:社会空间与社会生活研究
        一、城市、乡村与社区
        二、民间信仰与宗教生活
        三、礼俗与社会习尚
        四、人口与社会保障
        第四节	生态·医疗·区域:社会史的跨学科与整体研究
        一、生态环境、水利社会
        二、法制社会史
        三、着眼于区域整体的社会史
        结语
        第二章	日常生活史研究的视野
        第一节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一、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兴起
        二、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
        三、生活史研究带来的新视角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
        一、西方新文化史中的日常生活
        二、中国文化史与社会史的对接
        三、中国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
        四、结语:日常生活史应当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
        第三节	历史人类学应从日常生活史出发
        一、历史人类学主张以日常生活史为基础
        二、西方具有日常生活史特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三、中国历史人类学实践中的日常生活史
        四、结语
        第四节	国外与台湾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启示
        一、欧美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二、国外和台湾中国日常生活史的研究
        三、国外和台湾学者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徽州文书的日常生活史价值
        一、引入日常生活的概念全面认识徽州文书
        二、以往利用徽州文书的生活史研究
        三、徽州文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未来性
        第三章	明代宗族与日常生活变迁
        第一节	元明时期义门郑氏及其规范的社会影响
        一、义门楷模
        二、族规典范
        三、社会影响
        四、结论
        第二节	儒家文明与社会现实:明代霍韬《家训》的历史定位
        一、霍韬《家训》制订的过程与基本内容
        二、霍韬《家训》保家的核心思想
        三、霍韬《家训》的思想来源与现实应对
        四、结语
        第三节	从“日常生活”看晚明风俗变迁——以山西洪洞县为例
        一、风俗变迁下的生活史
        二、家族应对风俗变化折射的生活史
        三、晚明洪洞日常生活的属性
        四、余论
        第四节	明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明代生活史研究的历程
        二、明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明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前瞻
        第四章	清代城市生活与笔记的价值
        第一节  盛清扬州的城市生活——以《扬州画舫录》为中心
        一、清前期的扬州城市空间
        二、园林与城市生活
        三、食衣住行
        四、画舫与游乐
        五、戏曲欣赏
        六、文人雅集与文物鉴赏
        七、结	语
        第二节	盛清吴中社会生活的图景——清人笔记龚炜《巢林笔谈》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一、吴中社会
        二、吴中风尚
        三、灾疫下的吴中
        四、结语:笔记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第三节	盛清吴中士人生活的写照——清人笔记龚炜《巢林笔谈》的生活史资料价值
        一、政治态度
        二、绝意科举
        三、文化生活。
        四、家族关系
        五、结语:笔记的生活史料价值
        第五章	清代乡村生活与刑科题本的价值
        第一节	河南
        一、资料说明与人口、婚姻、家庭分析
        二、农商生计与日常生活诸侧面
        三、生产生活中的借贷与雇佣
        四、结语
        第二节	山西
        一、资料说明与人口、婚姻、家庭分析
        二、从骂人看生活特性
        三、移民外省谋生
        四、店铺生计与日常生活
        五、结语
        第三节	江西
        一、生命:人口、婚姻、家庭与宗族
        二、生计:农、工、商与多种经营
        三、生态:生活山水间
        四、结语
        第四节	江苏
        一、人口、婚姻与家庭分析
        二、多样性的生计
        三、借贷、租赁、典卖土地与雇佣
        四、结语
        第五节	清朝刑科题本与新史学
        一、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成绩
        二、社会史转向
        三、生活史以及多元研究的探索
        四、结语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