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明朝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选择 ?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 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 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 ,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 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2020至2021年挂任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入选2019年中央宣传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秘书长、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学术顾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明史、长城史与边疆史,著有《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明长城时代的开启 : 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十字路口的长城 : 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合著有《中国通史大师课》等四部,发表论文70余篇,《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一书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在喜马拉雅、酷我音乐平台主讲《中国通史大师课》《中国极简史名师课》的明史部分。

引言 //001
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011
二 最后的丞相 //025
三 朱棣的“盛世” //039
四 郑和的“绝唱” //053
五 内阁的崛起 //067
六 多面的宦官 //081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099
八 从“土木”到“夺门” //113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129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149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163
十二 “倭寇”与“板升” //185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199
十四 “三案”与党争 //213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231
十六 明末大瘟疫的元凶 //245
十七 “天”亡大明 //26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郑和下西洋,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郑和率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武器配备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船队,郑和甚至被誉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美洲的最早发现者。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05年
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之前,郑和一直都默默无闻,甚至在明朝还被认为是逢迎主上、耗费国力却一无所获的奸佞代表。
历史现象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记载、评价,一直都是主观的。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所接触的任何历史现象,都已经被后世附加上浓厚的主观感情投射。即使如此,郑和的形象在生前与死后、古代与当今发生剧烈变化,甚至完全不同,像这样的历史现象,仍然是不多见的。这是由于当今的时代与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人的看法完全变了,对于历史的认知也完全变了。过去是异乡,永远回不去的异乡。 (查看原文)

韧勉
6赞
2021-09-16 15:52:42

—— 引自章节:四 郑和的“绝唱” //053

朱元璋的选择是到皇觉寺出家。如今人们一看到某人出家,会认为这个人信仰佛教或道教,出家是个信仰问题。其实在古代社会,出家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生存问题。中国古代虽然有救济穷人的制度,政府设有悲田院、养病院、养济院、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等机构,收容孤苦无依的百姓,尤其是老人,民间的富人或者宗族,也会在发生灾荒时施舍米粥;但这些救济规模、力度与数量庞大的穷苦人口相比,还是显得不够。而大量寺院、道观,在灾荒年份,通过施舍穷人招信徒,从而扩大自身势力,可以起到很大的弥补作用。信不信教另说,先把肚子填饱,当时皈依佛道的人,很多都是抱着这个想法的。朱元璋也是如此。所以,很多史料和研究说朱元璋信仰佛教,其实未必,他对各种思想体系都有兴趣,而且钻研很深,是个为了稳固政权,什么手段都可以采用的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查看原文)

韧勉
2赞
2021-09-13 22:51:29

—— 引自章节: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