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两卷关于宋朝(960-1279)及其五代和南方诸国先驱者的第一卷,介绍了中国从907年唐朝灭亡到1279年蒙古征服南宋的政治历史。概述了在社会、经济和知识分子上升时期,标志着宋朝政治的兴起、巩固和灭亡的人物和事件。作者特别强调了在宋朝时期出现的具有政治意识的文人阶层,其特点是在朝代早期考试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以及在接近尾声的“道学”运动的兴起。此外,他们还强调了宗派主义和宰相专制对宋朝政治文化的不稳定影响,以及契丹辽、西夏、女真金和蒙元等强大的草原帝国对宋朝事件的形成和发展速度的影响。
作者简介:
崔瑞德(1925—2006):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研究地质和地理学。中文名字杜希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文版写作崔瑞德,故通称崔瑞德)。崔瑞德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他在这一领域的著述具有开创性的意 义,填补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一大空白。崔瑞德多年担任《亚洲专刊》(Asia Major)的主编,在艰困环境中支撑着这本老牌汉学杂志继续出版,并最终将它由伦敦迁至台北。《剑桥中国史》主编,发起人。
史乐民(Paul J.Smith),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教授。
导论 宋朝及其之前的朝代(907—1279)
第一章 五代
第二章 唐宋之间的南方王朝(907—979)
第三章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宋太祖(960—976)、宋太宗(976—997)与宋真宗(997—1022)朝
第四章 宋仁宗(1022—1063)和宋英宗朝(1063—1067)
第五章 1067—1085年神宗统治及王安石变法
第六章 哲宗朝(1085—1100)与党争时代
第七章 徽宗朝(1100—1126)、钦宗朝(1126—1127)与北宋的灭亡
第八章 南迁及宋高宗的统治(1127—1162)
第九章 宋孝宗统治时期(1162—1189)
第十章 光宗(1189—1194)、宁宗(1194—1124)的统治
第十一章 理宗的统治(1224—1264)
第十二章 度宗(1264—1274)及其后嗣的统治迄于宋亡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宋朝因文官治国而闻名,宋太祖在位十七年期间贏得了文官治国的发展吗?或者换一种方式来提问这个问题,大约四百五十位入仕的高素质进士形成了这样的政府吗?可以确信,宋太祖政府由来自五代后期的旧政治精英的残存势力操控似乎很稳妥,而这些政治精英只有极少部分出自科考或宦门,大多数是武人或吏职。同样,有问题会产生,是宋太祖本人采纳了思维中的文官框架?事实可能提供答案,即宋太祖曾经让两个中第进土通过搏击来决定状元的归属。 (查看原文)
sélimac
2赞
2021-02-21 01:00:01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宋太祖(960—976)、宋太宗(
947年三月,耶律德光下令取消大梁的京城地位,并在四月启程回国,留其内兄萧翰负责管理。表面上看,耶律德光是为了省亲太后,但他的离开符合辽人夏天北迁以避暑的常规行为。在路上,耶律德光因毁败的景象而感到忧虑,他将这一切归咎于赵延寿。他看上去在给他的弟弟的信中罗列了他此行的三大失误:括民私财、纵兵掠刍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这封信保存在《辽史》中,描述了契丹的“外国性”:他们是劫掠者(而非收税者)以及游牧者(而非农民),他们将节度使留在朝中(而非让他们在自己的藩镇承担主动的责任)。在后来史家的笔下,耶律德光的失误用来警惕汉族统治者,提醒他们应该避免做什么事情才能不被比作一个“野蛮人”。 (查看原文)
sélimac
2021-02-16 21:58:17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