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呼呼的小词典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1981年,年仅22岁的意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首度来华,次年留学复旦,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八九十年代,老安以干净隽永、设身处地的摄影,为我们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这些作品收录在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中,成为国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十代末,老安成为一位独立影像人,以自己的摄影和录像介入当代中国戏剧、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老安出版了他的首部随笔集《气呼呼的小词典》。作品以词典的形式编排,96个词条,记录了老安大半生的行迹、观察和思考——绝大部分关于中国,一小部分关于意大利。这些词条形式自由,没有中心,不事构作,不拘一格,有叙事,有议论,有认真,有笑谑,有毒舌,有热肠,有同一,有矛盾……词典形式犹如老安的人生样式,又像是一部他用文字拍下来的摄影集。

老安的写作,平实简练,点到为止,幽默犀利,却温厚克制,闪耀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光芒。书末收录的“代后记”则堪称老安对于四十年在华生活经验的全面回顾。

书中的插画由艺术家卢悦绘就。这些插画,脑洞大开,妙趣横生,与老安的文字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这部幽默、机敏又诚实的作品。

————

当老安在中国游荡时,显然怀着一份意大利心事,那是部分欧洲知识分子的世纪心事。似乎要去别的国家,他们才能恍然追寻前现代记忆,作为替代物,那时的中国,大幅度展开了他们的前世。

——陈丹青

老安的中文好到只说半句,嘟嘟囔囔的,该笑的大家也笑了,该传递情感的也递到了。

——刘小东

虽然词典式叙事无论西方文学还是中国文学、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均有力作,但如此自由不羁、如此强健刚劲、如此目光无边界、如此气呼呼的——“小词典”,依然罕见。更罕见的,是这“气呼呼”里的爱,这爱里流淌的诚实。

——李静

作者简介:

老安 [著者]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蒂(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图片及视频摄影家,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中文系。1981年来华短期进修,次年留学复旦,遂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十年代涉足摄影,继而投身视频影像,创作甚多,涉及艺术社会各个方面。出版有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

老安深入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进程。他与林兆华、李六乙等戏剧导演合作,以多媒体艺术介入剧场;与宁瀛、郭宝昌、彭磊等合作摄制电影,与徐星等合作拍摄纪录片,并借库奈里斯来华举办展览之际,拍摄纪录片《库奈里斯在北京》;采访王小波、韩寒、孙甘露、汪建伟等作家艺术家;与吴蛮合作,以视频记录中国当代民间音乐;还创作影像装置作品,参与当代艺术展览……

在意大利与中国、中国与世界之间,在从前与未来之间,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饰的照片、视频与文字,不断提问,不断寻求答案。

卢悦 [绘者]

别号Tinhead、神瓶岛主人、宇宙观主。 画家、秘本绘师、誊写版画研习者、无责任木匠。 现居曼谷 。

序言:看,老安这个人
自序
阿 挨踢与黑爱 奥运
白 被子 病
厕所 长江大桥 肠衣 车库 城镇化 吃饭 吃苦 出租车 创世
导航 电影节 屌丝
法律 服装 付款
公园 工作 故事 故乡 观看 关注 管制 广告 国籍
孩子 海军 汉字 好奇 黑车 红包 红绿灯 话 环岛 换位 汇款 火锅
机器 加拿大 建筑 奖状 降落 交规 节日灯
开头
栏杆 老师 老外 历史 练习本 旅行证
民族 名字 鸣笛
内外
乞丐 前后 墙
人物
声速 食物 世界公民 世俗 视觉 水 素质
外语 违章 维持 文学 问路
习惯 相机 小偷 信仰 性 雪
摇滚 移民 音乐 幽闭恐惧症 元数据
长辈 之间 中国胃 中外婚姻 主题 资本主义 自行车 足球 做
代后记:中国之后是岔路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在1980年代末就开始在国内自驾到处跑,照样很享受。有一次坐飞机出差去武汉,出了机场就上出租车。司机开得很慢,让我有点烦。跟师傅说了以后,人家居然在确认我持有有效的国内驾照之后就让我自己开,而且一路都在赞叹我的车技。后来机场趴活儿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了这件事,每次飞武汉就让我自己开到目的地。有一次我跟两个意大利同事一起去的,到了上出租车的地方我毫不犹豫就上了驾驶位,师傅不吭声坐到副驾。我的同事马上喊我上错位子了。当我正常开上路的时候,同事们目瞪口呆,觉得匪夷所思。
几年后我在齐齐哈尔打出租车去哈尔滨,司机开得很慢,让我自己开,但有个条件,发动机不得超过两千转,他就睡着了。我一路认认真真没让转数针丝毫离开2000的刻度。毕竟,省油是硬道理。

我在青海藏区也连续开过8小时出租车,都是高山路,绝大部分是土路,相当吓人。不过,司机坐在后面呼呼大睡。只是到了西宁市区的时候他醒了,还变得特别紧张,最后忍不住要求自己开。不要罚款这件事,没得商量。
若干年之后,我一个成了大名的画家朋友买了一辆法拉利。我家乡就是法拉利出产地,从小崇拜它,为它骄傲。我服兵役时在家乡山路上开大军车,还拖着厨房车,以30公里的时速往上爬。那是法拉利厂技术人员经常去试车的地方,我左边不时一辆又一辆法拉利闪过去,吱吱一声,就像一只大黄蜂飞过你耳边的那种感觉。不过,我从来没开过甚至没坐过法拉利。当我的好友让我坐进他的新法拉利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是想看看发动机。哥们儿居然不知道怎么开机盖,从来没想过要看看发动机。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赞
2025-04-23 23:45:40

—— 引自章节:厕所 长江大桥 肠衣 车库 城镇化 吃饭 吃苦 出租

管制
在北京经常会遇到交通管制,司机们都很习惯,尽量回避走建国路、机场高速等敏感交通要道。不过,这一次正好是周一晚高峰的时候,建国路成了世界最长的停车场。我就想,为什么不能给人家安排直升机,又快又不影响老百姓下班回家。这回交通广播居然说到了管制的原因:外宾车队。原来如此。不晓得那些外宾知不知道我们的处境,为什么选择了最不方便的时间抵达北京?我平时从国外飞北京都是早晨5点多到达,不管制也能快速回家。那何必呢?
后来想起我在大一学的《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那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咱们还值得牺牲一点点时间,为国家的大利益,也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利益,的确是应该的!但是,万一外宾像孟子一样回答呢?“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那不行,您带着您的仁义慢慢排队吧!
[2022年]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1赞
2025-04-24 13:28:22

—— 引自章节:公园 工作 故事 故乡 观看 关注 管制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