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法则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民间故事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嫁接、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在故事中,英雄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离开家乡时需要哪些装备、神奇助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叛徒为什么总是英雄的叔父、误会为什么总是不能避免,所有情节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或套路,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特定功能相互制约的最优结果。

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生长的,貌似无序的生长中,总是有一些最优配置、最优结局。特定的难题,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方式。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最优玩法。

作者简介:

施爱东,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民俗学学术史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等。

目录
绪论 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法
一、什么是共时研究?
二、什么是形态研究?
三、什么是故事形态学?
四、什么是口头程式理论?
五、共时研究为什么排斥综合研究?
六、结语: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关系
第一章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
一、故事的封闭特征
二、故事结局:稳定的游戏目标
三、故事的最简结构
四、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设置
五、在初始条件与既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
六、游戏设置的通则与特则
七、打破常规,促成转折
八、结语:理解故事的十个要点
第二章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一、团圆之趣
二、不团圆无趣
三、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大团圆的批判
四、没有国民性,只有世俗性
五、作为游戏终点的元结局
六、结语: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
第三章 民间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一、同题故事及其节点
二、节点的省略与遗失
三、附着性母题的自由度
四、故事节点的具体展开
五、偏离节点的后果
六、功能项是最小公倍数,节点是最大公约数
第四章 民间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
一、信息空白造成情节缺失
二、缺失形成紧张,补接无序生长
三、故事生命树的枝端模型
四、生命树主流枝干的竞择标准
五、竞择标准的作用机制
六、结语:节点之间一定存在最优路径
第五章 史诗可持续生长机制与叠加单元
一、中国现存史诗的演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二、史诗演述初始条件的设定
三、史诗结构的可持续生长机制
四、回到原点:叠加单元的运算法则
五、叠加单元与相关结构理论的辨析
六、选择《罗摩衍那》的理由
七、《战斗篇》的情节基干
八、《战斗篇》叠加单元的一个特例
九、《战斗篇》全部叠加单元
十、《战斗篇》的结构模型
十一、以叠加单元解释史诗演述诸问题
十二、解释力的延伸:古典小说中的叠加单元
第六章 史诗英雄塑造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一、英雄史诗与武侠小说的相似性
二、史诗英雄与小说英雄的叙事要素及功能
三、节外生枝的民间趣味
四、旧瓶装新酒,老地方的新故事
第七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善恶对照模式
一、两种土壤种出的两种人生
二、质朴人性与机巧人性的对照
三、不同历史记忆的对照
四、兄弟对照模式的有限变异
第八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杀嫂”模式
一、亲近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
二、美貌佳人,惹祸的根苗
三、英雄犯错,“好酒”是“好色”的替代品
四、从“结义杀家”到“英雄杀嫂”的演进
五、“结婚”与“结义”的抉择
六、从“投名状”到“杀嫂仪式”
七、金庸对杀嫂故事的借用
八、传统主题在小说中的延续
九、有限变异:金庸的叙事改良
第九章 五行思维下的唐代月宫意象
一、唐诗五行思维与月神西金属性
二、唐玄宗梦游月宫之景象
三、诗人想象之月宫要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鲁迅更是把它上升到了“国民性”的高度来批判:“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而中国人不大喜欢麻烦和烦闷,现在倘在小说里叙了人生底缺陷,便要使读者感着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瞒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
总之,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他们往往从精英文化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化,用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准来审视民间戏曲及故事,这么一看一审,处处都是问题。 (查看原文)

蓝藻 ~
2022-01-29 14:12:27

—— 引自章节:三、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大团圆的批判

故事生产的关键步骤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结构形态。结构框架设计好了,所谓的伦理正当性、思想意义、宗教情怀,都可以通过平庸的背景交代来解决。
……
陈泳超也说“相对于伦理而言,叙事的趣味性要强烈得多。” (查看原文)

梦不得渡
2022-02-16 21:54:1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