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回响转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有责任告诉大家的事。

葛兆光教授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习以为常的历史概念背后有哪些偏见和臆想?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八篇完整清晰的历史学讲稿。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具体可划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设想;第二部分是三篇,谈关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一些宏观看法;第三部分的两篇,是对于儒家学说和禅宗历史的具体介绍;最后第四部分的两篇,则是借用图像来观察历史的试验。

葛兆光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学界,四十多年里以授课和讲座为日常事业。每次演讲都全力以赴,用所谓“狮子搏兔”的方式撰写大纲、提示要点,甚至加上花絮。当演讲声音传出,希望能略有回响,使读者察觉一些可资参考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向。

这些讲稿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编辑推荐】

◎葛兆光教授是当今中国一流的文史学者,严谨、正派,不媚不俗,充满现实关怀。本书的八篇讲稿表露出一位历史学家对现实困境的焦虑与诊断病源的责任意识。

◎葛兆光教授有着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以冷静审慎的客观立场,力图破除简单化的历史叙述,纠正历史“常识”背后的偏见与臆想。

◎这部演讲集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精装彩色印刷,插图丰富美观。

“我们毕竟是历史研究者,我们有焦虑,也试图给这个国家或者历史的问题去寻找病源,但是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是诊断病源的医生,而不是开处方、动手术的医生。开处方、动手术是政治家的事情。但是,我们有没有责任告诉大家,我们从历史上是怎么过来的?”

“中国不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要在历史中理解中国。”

“历史学也有另外一个理想,就是告诉你,人类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共享一个地球,你应该有世界公民的意识。”

作者简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 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 年获选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自序
第一篇 设想一种全球史的叙述方式
第二篇 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
第三篇 什么才是“中国的” 文化?
第四篇 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第五篇 最后的贵族: 孔子的时代和他的理想
第六篇 重思禅宗与中国文化
第七篇 当图像成为文献——从职贡图与苗蛮图看历史中国之“外” 与“内”
第八篇 明代中国有多少世界知识? ——从15—17世纪的三幅古地图说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新思路和新概念就像聚光灯,打到哪里就亮到哪里,吸引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关注、跟着讨论,不管他是对是错,都刺激你去想新问题和新领域。我认为,有争议、有反响的书,总比水花都溅不起来的书要有价值。我个人比较熟悉日本学界,比如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丸山真男的“忠诚与反叛”,都提出了最关键的新概念,因此就非常重要。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市面上的学术书,有多少能引起争论的?好像90%的书出版了以后就基本等于化成纸浆。 (查看原文)

韧勉
5赞
2023-12-19 23:27:55

—— 引自章节:第四篇 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在惠能的学生里,可能有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这两个人,现在的禅宗史都把这两个人说成是惠能之后开出两派的重要角色,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如果从当时的历史资料来讲,这两个学生都不是最重要的学生。历史上有一个必然规律,叫作“师以徒显”,老师的伟大常常要靠伟大的学生,当学生一旦伟大起来以后,他就会把老师说得很伟大。这两个人就是因为他们的学生太伟大、太厉害了,所以他们写的禅宗历史,就把他们的师父说成是惠能之后最重要的学生,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最重要的可能是神会。这个是胡适当年考证得出来的结果,这个可以相信。 (查看原文)

韧勉
5赞
2023-12-20 00:26:25

—— 引自章节:第六篇 重思禅宗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