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手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加缪手记:第一卷》包含加缪1935年5月到1942年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其人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写下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写作构思的方式,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书信手记最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 心的诸貌与真实,通过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本手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属于哲学思考、片段的描写以及从生活中搜罗而来的谈话记录。手记里的许多片段几乎一字不改地用在了《局外人》《婚礼集》和《反与正》等作品中。

第二类是读书心得,包括影响他最大的作者尼采、戴·赫·劳伦斯、梅尔维尔和马尔罗等。《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的各个主题,不论是死亡的结局、清醒的心智、无神论观点和肉体生活的价值,都有在手记里反复出现与探讨。

第三类大部分都没有用在发表的作品中,有些则改写入早期的小说《快乐的死》。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1913年生于北非阿尔及利亚,1960年于法国因车祸骤逝。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除吉卜林外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于自身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体的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因此而绝望和颓丧,而是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导读 徐佳华
第一本 1935—1937            1
第二本 1937—1939            69
第三本 1939—1942           143
加缪作品表                24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火车上的小情侣。两个都长得不好看。她拉着他,笑吟吟的,撒娇,撩拨他。而他,两眼无神,因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他并不引以为傲的女人爱着而感到尴尬。 (查看原文)

一根鸡毛菜
22 回复
76赞
2016-11-26 15:58:17

—— 引自第123页

尽管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愚行或暴行,但离群索居的想法总是无益的。我们不能说“ 我不知道”。如果不愿同流合污,就要起来反抗。没有什么比发动战争和挑起民族仇恨更不可原谅的。然而一旦战争爆发了,借口事不关己而置之度外是无意义且懦弱的做法。象牙塔已经倒塌了,对他人和自己都不可以逆来顺受。
置之度外地去评断一件事是不可能且不道德的。唯有深入此一荒谬的灾难中,我们才能保有藐视它的权利。
个人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它也许可以有点用处,但绝对不能证明什么。基于一种放浪的心态而看不起自己的环境,和它划清界限,证明的只不过是一种最微不足道的自由。 (查看原文)

NANA
43赞
2017-01-15 15:26:40

—— 引自第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