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吴谢宇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时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制造母亲陪同其出国留学的假象,骗取亲友144万元用于挥霍,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隐匿身份逃亡,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机场被捕。法院审理认定其作案前精心预谋, 手段极其残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24年1月被执行死刑。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原了大量细节,写就了这部以吴谢宇案为切入点的深度纪实作品。
本书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引发读者对人性、伦理与教育的反思,探索在转型年代如何建构理性的社会价值观与生命成长意识,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非虚构纪实力作。
【推荐】
在吴谢宇案的所有报道中,本书无疑是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从吴谢宇案本身来看,这篇报道深度揭示了吴谢宇所处原生家庭的特殊性及其形成原因。作者不满足于仅通过案发时谢天琴、吴谢宇的核心家庭的结构和情感状况来呈现吴谢宇所处的社会情境,而是引入家谱视角,追溯吴谢宇的祖父辈甚至更前一辈的家庭构成,清晰地呈现了吴家和谢家更为悠长的家族史。从这个角度看,《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恰恰在两位记者高度细致和特殊的描述背后,有意无意地触碰到了当代中国人在家庭生活中遭遇的普遍困境。
——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16年案发,世人震惊,吴谢宇案引发了最广泛的疑问。2023年5月二审判决,一个多月后,我们刊发长报道。这是我们的记者历时七年持续采访、寻找答案的结果。对我们这本杂志,对非虚构写作,我相信,这篇作品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杆。
——李鸿谷(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作者简介:
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03年进入三联从事社会调查报道。
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2015年开始做调查记者。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妈妈的消失
第二章 两个家族
第三章 疾病和封闭
第四章 父亲去世与成为“宇神”
第五章 初到北大
第六章 大学的小社会
第七章 踩空
第八章 弑母
第九章 秘密
第十章 后来
记者手记
我们都不是社会的“陌生人” / 吴琪
活成孤岛的“我们” / 王珊
附录
时间线
困在二手时间里的“宇神” / 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吴谢宇案与当代中国家庭的纠结 / 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在关系中,理解时代与人性 / 李鸿谷(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求真”的道路上,我们已经不再轻信单线条的因果逻辑,而是遵循“多因致果”的认识论。 (查看原文)
Strawberry-hh
2 回复
7赞
2025-05-04 23:04:48
—— 引自章节:在关系中,理解时代与人性 / 李鸿谷(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
家族命运和性格一点点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传承,是林老师使我看到了更大的图景。王珊采访了谢天琴读大学时的老师、同学,她当老师时的两届学生,也使得我们对她的理解也更立体。
徐凯文、林红两位老师提出的疑问成为我们后来推进采访时寻找材料的一些方向。记者需要严格地通过材料来形成判断,当材料不足以支撑时,我们即使模模糊糊感觉到了一些可能性,也不会当作确认的事实来表述,而是进一步去寻找材料。
对于吴谢宇的自我表述,两位专家倒没有觉得他刻意作假来欺骗世人,他很可能欺骗了自己,活在一个极度重视分数而忽视人之常情的扭曲世界观里。他就像一个被抽离了情感的机器。在惨案发生之前,大家只看到他表面的光鲜,但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到底是不是考分,是不是只有考分?用考分支撑起来的风光,在更自由开阔的世界里不堪一击。这难道不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的吗?
“可是一个人如果有能力,是可以超越小家庭对他的影角的啊。”跟我说这话的是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 (查看原文)
韧勉
6赞
2025-05-23 17:32:40
—— 引自章节: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