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中晚唐宦官政治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新颖的探讨。
本书以神策军为逻辑切入点,分别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逐层讨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诸多表现。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继东晋“门阀政治”之后,皇权政治的另一种变态形式,也是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演进发展的逻辑主线。它由皇权政治中来,最终又回归到皇权政治中去,对五代及宋初政治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黄楼,安徽蒙城人,1980年12月生。1998-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留校任教,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中古碑刻墓志、敦煌吐鲁番文书。出版专著《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碑志与唐代政治史论稿》(科学出版社,2017年),在《史林》《史学月刊》《敦煌研究》《西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参与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北史》修订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引 言
第一编: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
第一章 肃代时期的“天子亲兵”及其破坏
第二章 京城禁卫体系的重建
第三章 京西北神策诸城镇的形成
第四章 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
本编总论:神策军发展的轨迹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编: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
第五章 德宪二朝皇位之争
第六章 宪宗朝储位之争与宪宗之死
第七章 穆敬文武四朝皇位的更迭
第八章 武宣之际的宫廷政变
本编总论:宦官集团与宫廷政治
第三编:宦官集团与外廷政治
第九章 宪宗元和年间的政治变局
第十章 牛李党争
第十一章 李训、郑注集团与甘露之变
第十二章 内外大臣共治天下格局的形成
本编总论:中晚唐外廷政治之演进
第四编: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
第十三章 宦官监军制度的确立
第十四章 监军使及其组织结构
第十五章 监军使与地方政局
本编总论:宦官政治在地方政局的发展及其异化
总论:宦官政治与唐宋社会转型
附录一 中晚唐(肃宗至德元载后)宰相年表
附录二 唐代宦官两军中尉、枢密使、宣徽使年表
附录三 唐代宦官监军使年表
附表四 唐代宦官诸司诸使表
附表五 唐代宦官家族世系表
附表六 唐代宦官官名题衔品阶对照表
附表七 唐代宦官封爵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射生军在宫廷这种优越地位在德宗反正,重建禁卫体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论实力论军功,射生军皆无法同神策军抗衡,但是德宗仍有意识地拔高射生军的地位,并特意赐给射生军一个与神策军类似的名字:神威军。贞元初,神策、神威(射生)待遇基本是等同的。不过,由于神威军与德宗关系更近,地位略高于神策。当日敕文中北门左右十军的先后顺序一般为“神威、神策、六军”,如德宗贞元三年(787)诏“射生(神威)、神策、六军将士,府县以事办治,先奏乃移军,勿辄逮捕”,贞元七年又诏“神威、神策六军将士自相讼,军司推劾,与百姓相讼,委府县推劾” (查看原文)
越石赋扶风
4 回复
13赞
2022-07-23 00:39:32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肃代时期的“天子亲兵”及其破坏
大历五年三月,“以京西兵马使李忠臣为凤翔尹,代皇甫温;温移镇陕州”。检两《唐书》本传,皆无李忠臣镇凤翔的记载,大历五年李忠臣时为淮西节度使,不是京西兵马使。所谓京西兵马使一职,除李忠臣外还有阳惠元、孟涉二人。阳惠元大历时以神策京西兵马使镇奉天,孟涉为李晟收长安时的裨将,二人皆为神策军将。京西兵马使相当于京西神策军的高级军事长官,此职或为大历四年割麟游、普润等隶神策时所置,据此可基本上断定《旧纪》称李忠臣为京西兵马使当有讹误,代皇甫温者必为神策军将领。
《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下》:
(大历)九年,帝遣谏议大夫吴损修好,虏亦使使者入朝。于是子仪屯邠州,李抱玉屯高壁,马璘屯原州,李忠臣屯泾州,李忠诚屯凤翔,臧希让屯渭北,备虏之入。
据此可知,代宗大历年间屯驻凤翔者有李忠诚。此人与李忠臣为同时代人,二人名字仅一字之差,且读音相近。那么李忠诚是否做过凤翔尹,《旧唐书》“李忠臣”是否为“李忠诚”之讹误?
检《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历〇二〇《段晏墓志》:
顷使主交河郡王兼御史中丞李公尹府凤翔。公乃上都留后……公春秋卌有七,以大历七年四月十三日夜终于京兆崇仁里私第。
《段晏墓志》首行题“唐故凤翔观察使神策行营兵马上都留后段府君墓志铭”,段晏卒于大历七年四月,时凤翔节帅是李抱玉。李抱玉爵为凉国公,墓志所称凤翔尹李某为交河郡王,且宪衔止为御史中丞,故不可能是李抱玉,此李公应即大历五年(770)代皇甫温者。唐代封爵虽为虚封,但多与受封者的郡望或籍贯有一定的关系。交河郡即西州,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唐属安西都护府。碑志材料中提及此交河郡王、凤翔尹李公者不止一处。凤翔府辖下扶风县有无忧王寺,《金石萃编》卷一〇一收录《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大历十四年),铭文里涉及凤翔尹的文句:“凡人莫□□万物于自然,故达士乐全真而□□□□□□□□□相,交□王李公□忠□,心居其泊,志处其约。”虽然碑铭… (查看原文)
越石赋扶风
3 回复
9赞
2022-08-13 23:32:4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肃代时期的“天子亲兵”及其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