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代、祠堂归属以及编目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如错录铭文等问题更使人迷惑。通过重新检验发掘记录、以往著录以及复原设计等材料,本书希望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处的环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准确的信息。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总序
序
导言
上编 千年学术研究
第一章 武氏墓地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
祠堂的配置与复原
祠堂主人及建造日期
祠堂及东汉墓地结构
第二章 武氏祠研究的历史回顾
传统学术
19世纪以来的综合研究
现代研究
对意义的探寻
考古学的启示
结论
下编 武梁祠:宇宙之图像
第三章 屋顶:上天征兆
祥瑞形象及图录风格
征兆图像的流行
武梁和征兆图像
第四章 山墙:神仙世界
西王母与“阴”
西王母与昆仑山
西王母:从神仙到宗教偶像
偶像之表现:西王母及其仙境
第五章 墙壁:人类历史
墙壁图像的一般解读
汉代的史学观
古帝王和历史进化
“三纲”与列女、义士
君主与臣民之责
拜谒场景:君权的表现
历史学家的自我表现
跋:武梁祠石刻画像的思想观念
附录
一榜题、图像志、文本
征兆古帝王列女孝子和义士忠臣刺客
二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武氏祠画像石详目
四引用文献目录
五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武梁祠画像的这种内涵意味着中国艺术中“个性”之肇始。但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个性还只能通过运用陈规化的形式实现。形式被当成语汇,艺术家是修辞学家,而“意义”则在象征性和再现性艺术的微妙交界处显露出来。 (查看原文)
九璃
1 回复
2赞
2016-06-06 19:36:39
—— 引自第249页
《诗经》原文并没有提及征兆之事,但是韩婴及其追随者在解释此诗时加上了他们自己的想法,这种诠释经典的模式贯穿了整部《韩诗外传》。书中提到许多出现在远古黄金时段的祥瑞。据韩派学者,尽管《诗经》没有记载这些征兆,但实际上在字里行间“隐含”了这些内容。更主要的是,他们认为《诗经》指出了祥瑞出现的特定条件。 (查看原文)
一个文盲兔狲
2赞
2024-01-17 12:42:40
—— 引自章节:武梁和征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