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烽烟录(第四卷) 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顾宏义教授所著《两宋烽烟录》系列,共分为四卷,首创以实录体全景重构公元十世纪后期至十三世纪宋辽西夏金蒙元的和战博弈,探索战争史研究的新范式,涵盖统一南方、宋辽对峙、宋夏冲突、宋金博弈、宋元更替等历史阶段,胜义纷呈,为读者勾绘了一幅细腻而又壮阔的历史长卷。今经作者重新修订,校勘引文,补注出处,增配插图,由中华书局再版。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编辑推荐

☆多维视角下的战争全景。

本书以《宋史》《金史》《元史》《史集》等为核心史料,并征引、参考了大量相关史籍,不仅从宋朝的视角出发,所取用的史料也多有金、元等文献,并注意参考域外资料如古代波斯、中亚人对蒙古历史的记载等,兼顾了多方历史叙述,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多层视角的对比与交织,更全面地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与多维性。

☆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叙事生动性。

本书在叙事上注重层次感,既有宏观的历史进程梳理,又有具体战役、人物和事件的细致刻画,以流畅笔触串联复杂史实,穿插生动场景描写,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大众阅读需求。

☆广为搜集相关历史图片资料,多层次展现历史面貌。

分为书前彩插和内文黑白插图,既有历史遗迹、遗物的实拍照片,更有难得的来源可靠的珍贵历史文献,如藏于法国等欧洲国家图书馆的手绘《史集》插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陆秀夫尺牍《群玉帖》等,以及大量战争形势示意图,助力读者深化历史认知。

作者简介:

顾宏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史、古典文献学研究。著有《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宋朝方志考》、《两宋笔记研究》、《宋事论考》、《宋代笔记录考》、《宋太祖》、《两宋烽烟录》(全四卷)等,编撰、整理《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校证》、《历代四书序跋题记资料汇编》等,并参与《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二十四史”修订本《宋史》等古籍的整理,主编有《宋元谱录丛编》等,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楔 子
第一章 灭金结同盟(1211-1234)
一 宋蒙初通(1211-1214)
二 失地拓地(1214-1224)
三 “天骄”成算(1217-1227)
四 借道攻汴(1228-1232)
五 联兵灭金(1232-1234)
第二章 烽火连蜀淮(1234-1251)
一 端平入洛(1234)
二 三路南征(1235-1236)
三 以和佐战(1237-1241)
四 经营边城(1241-1251)
第三章 折戟钓鱼城(1251-1259)
一 汉地之治(1251-1257)
二 “斡腹”奇计(1252-1256)
三 大汗殒命(1257-1259)
四 鄂州会战(1259)
第四章 和战两纷纷(1259-1267)
一 兄弟阋墙(1259-1264)
二 戢兵待时(1260-1266)
三 “师相”专权(1260-1267)
第五章 苍黄汉水畔(1267-1273)
一 刘整献策(1267-1268)
二 建号“大元”(1268-1271)
三 孤城陷落(1272-1273)
第六章 日落西子湖(1273-1279)
一 庙算优劣(1273-1274)
二 破竹之势(1274-1275)
三 萧瑟江南(1275)
四 降幡出城(1275-1276)
五 崖山残照(1276-1279)
尾 声
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220年宋淮东制置使嘉涉奉朝旨派遣制置司计议官苟梦玉、赵拱……” (查看原文)

张乱来
2012-06-01 17:14:47

—— 引自第41页

成吉思汗西征时,采用中原驿传制度,在通往西域的辽阔大草原上开辟驿路,设置“驿骑”、“铺牛”和“邮人”,将中原驿站系统延伸至西域。为维护驿路安全,成吉思汗还特设路卫士,颁布保护来往商贾安全的扎撒。此后,元廷不断改善和发展驿站系统,驿站数量最多时达一万余处,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尔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缅国。陆站用马、牛、驴,水站用船。最大的驿站备有马匹达四百余匹,以保证飞脚及来往军政官员乃至商贾使用。掌驿站者通称“站赤”。驿站的建立,有效保证了通讯的迅速宇行旅的安全,使得中央政府的命令指示及下边的请示报告得以迅速下达上报,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驿路的通达,也使得东西方商贾、亚欧两洲文化交流和使节往来较过去大为频繁。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4-04-03 08:23:57

—— 引自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