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著作,首叙顾颉刚的学术成就、影响和品格,次及他的育才之方,然后选择若干个案,具体再现学术授受的情景及顾氏师徒间的一些恩怨是非,着眼于陈述和分析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何定生、谭其骧、童叔业、杨向奎、刘起釪)师生之间的关系,旨在让人们看到:学术究竟是如何传承的,展现了学术传承的复杂性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史的概述,更是一次对学术与人性深度的审视。
作者简介:
第一章为学而学嗜学如命——顾颉刚之学术与学品 一、“禹”训为“蜥蜴”激起轩然大波二、古史辨: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古史革命”的发动三、“邃于经学”:古典学研究新天地的开拓者四、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五、主编《禹贡》,首开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先河六、学问:情感和生命的存在方式七、以有涯之生追无涯之知
第二章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播种学术的顾颉刚 一、爱徒高足遍被学林二、泛滥成“灾”的惜才之心三、寻求学术传人的教学方法四、因材施教五、经济资助六、学术胸襟七、编杂志:甘为青年作嫁衣裳
第三章 始于爱而终于离——顾颉刚与何定生 一、《山海经》把何定生带到了顾的身边二、《〈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三、奖学金风波四、追随恩师到北平五、《关于胡适之与顾颉刚》导致胡顾关系危机六、恨铁不成钢挥泪逐爱徒七、海峡两岸的牵挂
第四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顾颉刚与谭其骧一、早年的激进文学青年二、决定终生道路的师徒辩难三、联袂主编《禹贡》半月刊四、围绕着办刊、治学诸问题而针锋相对五、顾谭为学、为人风格之差异
第五章 亦步亦趋,至死犹“疑”——顾颉刚与童书业 一、天生的一颗“读书种子”二、“世家大族”的子弟三、“顾老板”的“私人研究助理”四、“古史辨派”的后起之秀五、大师的崇拜者六、战乱岁月涂抹的“历史污点”七、初来青岛山东大学八、“过情之打击”:两度批顾九、精神分裂:面对“肃反”十、《春秋左传研究》:依然走在“疑古”的路上
第六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顾颉刚与杨向奎 一、顾颉刚的得意门生二、杨向奎的性格三、从农家子弟走向最高学府四、《禹贡》:杨向奎的学术摇篮五、“因夏族起源问题与傅斯年争吵”六、与“古史辨派”扑朔迷离的关系七、顾颉刚是“今文经师”吗?八、对“古史辨派”的整体评价九、酸甜苦辣:年后的师生关系十、最后的结论:“《古史辨》对中国史学有伟大贡献”
第七章 《尚书》研究 前仆后继——顾颉刚与刘起釪一、新旧教育混合下的“童而习之”二、在顾师的指引下由文而史三、九鼎铭词事件及其余波四、多年困而后学五、顾颉刚为何重视《尚书》学 六、顾颉刚两次受命整理《尚书》 七、刘起釪的两次调动 八、化经学为史学的《尚书》学研究 九、备经交困撰成《尚书校释译论》 十、“古史辨派的后劲”:刘起釪对顾学的传承与弘扬 初版本后记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