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1862年李鸿章创立淮军,从此在对抗太平天国和镇压捻军起义中不断膨胀,存世达五十年之久,足称是影响晚清政局的一支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李鸿章赖以长期掌握清朝军事和外交大权的基石所在。但是本该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重点的淮军课题,有份量的专著不多,继民国时期罗尔纲的《淮军志》之后,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先后有两部力作推出,一部是王尔敏的《淮军志》(1987年中华书局据1981年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专刊影印出版),一部就是樊百川的这本《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首版),从淮军创始人李鸿章如何在其老师、幕主曾国藩支持下创立淮军讲起,怎样发展成为适应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列强需要的半殖民地武装,形成最大的军事集团和军工企业,以及在反侵略战争中望风而溃、毫无作为,直至奠定近代军阀的基石茅海建认为本书材料搜集相当完备,对淮军的起源、组织编制、经费供应、派系集团等方面均有细密的论述,颇显功力。
作者简介:
樊百川(1923-1996),河南新郑人。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北京大学毕业,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直至逝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史研究室筹备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种津贴。
参与撰写范文澜主编《中国近代史》及郭沫若主编、刘大年主持《中国史稿》。个人著作有《清季的洋务新政》《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淮军史》等,并撰写和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获四川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光明日报社优秀学术著作奖。
序
第一章 淮军的创立者李鸿章其人
一、翰林从军,落荒而逃
二、投奔曾国藩,受到磨练和培育
第二章 上海乞师与淮军的成立
一、上海官绅向曾国藩乞师
二、曾国藩筹师——从派遣曾国荃到改派李鸿章
三、湘军嫁女,组成淮军,进兵上海
第三章 向半殖民地近代武装发展
一、外国侵略者嫁接半殖民地生机的新宠儿与李鸿章的“自强”
二、曾、李之间关于采用洋式武器的争论
三、中国的第一支半殖民地近代武装
第四章 建立全国最庞大的勇营军事集团
一、淮军到上海后大力扩展
二、扶亲扶淮,各个大枝营头的建立
三、裁湘留淮,淮军代替湘军成为稳定清政府对内统治的最主要支柱
四、去文留武,各个大枝营头的变迁与存废
五、兵归帅有,近代军阀专有其军制度的初步奠立
第五章 全国最巨大的勇营军饷
一、把持苏沪饷源,兵、饷两皆扩展
二、纵横捭阖,影响饷地督抚人事,确保巨额稳定饷款
三、蒙混埋伏,力谋长保庞大饷额
一、淮军成了长养不战的驻防军
第六章 设备而不抵御外国侵略的驻防军
二、从西方废弃武器中捡拾“利器”来“更新”装备
三、在反侵略战争中作壁上观
第七章 庞大而虚有的北洋军事集团
一、庞大的陆、海、军工集团
二、门里的“自强”和肥皂泡里的“金城汤池”
结论 近代军阀的始基
附录
一、统计表
(一)淮军勇营数及大枝营头变迁表上——内战时期
(二)淮军勇营数及大枝营头变迁表下——留防时期
(三)北洋陆军集团及李鸿章节制勇营表
(四)淮军军饷收支表
(五)李鸿章控制陆军兵勇饷款表
(六)淮军系统控制饷款总数表
(七)北洋自给饷款表
(八)江苏省供应李鸿章饷款表
(九)清政府各部衙门拨供北洋饷款表
(十)李鸿章控制军事工业耗用经费累计表
二、直接征引书目
(一)中文书刊
(二)英文书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