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是一本以近似记者视角探究苏轼和宋朝文化生态的传记,用新的史学观念、美学视野追溯苏轼的一生,波及他与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艺术生态的关系,以及他生活的时代的文化景观。作者周文翰试图呈现“动态的全画幅”,而不仅仅勾勒一个漫画式的主角。在这本书里,苏轼的“基底”是士人、官员,其次才依先后成为文章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学问家。他的一生遭遇官场的起伏、贬谪的磨难、亲人的离别、人事的纠葛,有许多美好、恐惧、无奈和梦想,他持续用写作、绘画、游赏乃至笑话等“艺术方式”对抗接连而来的恶意和艰困,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和超越。本书描述了苏轼生命里一幕幕或光辉或黯淡、或显或隐的场景,进而探究苏轼何以成为“明星”,又为何成了北宋文化史上的“孤星”。
作者简介:
周文翰,艺术和建筑评论家、作家。曾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后赴印度、西班牙、东南亚等地旅行和写作,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研究和艺术展览策划。出版有《中国艺术收藏史》、《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等著作。曾获“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等荣誉。
前言
第一章 京师亮相:自驾飞鸿跨九州
第二章 眉山少年:当年踏月走东风
第三章 创作之旅:浩浩长江赴沧海
第四章 凤翔愁思:不问秋风强吹帽
第五章 短暂在京:静传钟鼓建章闲
第六章 变法之争:青衫傥有济时心
第七章 外放杭州:觉来满眼是湖山
第八章 密州放歌:人生所遇无不可
第九章 主政徐州:使君留意在斯民
第十章 乌台之狱:魂惊汤火命如鸡
第十一章 黄州东坡:市人行尽野人行
第十二章 北上之旅:此生初饮庐山水
第十三章 旧党回潮:玉堂清冷不成眠
第十四章 再到杭州:青山许我定相从
第十五章 变局之中:鬓须白尽成何事
第十六章 一贬再贬:惆怅孤帆连夜发
第十七章 惠州寻道:我欲仙山掇瑶草
第十八章 儋州残年:余生欲老海南村
第十九章 茫茫北归:此心安处是吾乡
附录一 身后事
附录二 苏轼的官职和俸禄列表
附录三 苏轼的园林营建活动列表
参考文献
注释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山中一所寺庙里和方丈饮茶时,王安石指着桌案上的大砚台说:“我们可以集古人诗句说说这个砚台。”苏轼立即回答说:“那我先说一句‘巧匠斫山骨’。”王安石想了好一会儿,也没能接下去,于是缓缓站起来,提议说:“我们还是趁天色好,先游览蒋山风景吧,不用着急诵诗。” (查看原文)
蒹葭
2赞
2023-05-12 22:40:26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北上之旅:此生初饮庐山水
苏淘对两个儿子的性格很了解,他给两人起名“轼”“辙”轼指马车车厢前可作为扶手的横木,辙指车轮碾压后留下的痕迹
在《名二子说》中,他说“轼”虽然看起来没有车轮、车盖等那样有用而显著,但如果没有轼,车就不完整,他希望长子像轼一样低调地发挥功用;他还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担心苏轼的个性太热情外露,不懂得掩饰。而车辙是每辆车都会留下的印记,虽然没有功用,但也不会牵涉车翻马死这类灾祸、可以在祸福之间保护自己。二儿子性格沉稳,处世能力更强、苏询并不太担心。
58 (查看原文)
缱绻恣意
2 回复
1赞
2023-11-30 22:21:42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眉山少年:当年踏月走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