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者为历史专业一年级研究生授课的讲义,立足于本科“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国史的认识层次。前编《通论专题研究》从纵横交错的角度,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两大线索,以“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以及“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等八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后编《回顾与反思》则辑录了几篇作者关于百年“通史”的回顾以及对历史研究的个人心得。

作者简介:

王家范(男),1938年出生,江苏昆山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也多有探索。信奉的治学宗旨,乃古贤所谓“学问乃为己之学”。在国内外刊物已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代表作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代表性学术论著除《中国历史通论》外,《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系检点新旧之作,“唱出心中的歌”。

绪言: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究
一、部族时代
二、封建时代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四、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史記文義平易,每日以三點鐘之功足閱兩卷有餘。《二十四史》三千二百三十九卷,日讀兩卷,四年可了。即不全閱,先讀四史,繼以正續《通鑒》《明通鑒》三書合計不過千卷一日兩卷,五百日可了。不到十七個月,紀事之書畢矣。欲知典章制度,有《通考》在。三通除去冗散,不過四五百卷,一日兩卷,二百餘日可了。為時僅須八月。地理書本不多,《元和郡縣志》《元豐九域志》《明清一統志》大致已具,顧氏《讀書方輿紀要》最為精審,不可不讀,合計不過五百卷,半年內外可畢。《歷代名臣奏議》,都六百卷,文字流暢易於閱讀。一日两卷,不过十月。他如《郡國利病書》《清史稿》等需時亦無多。總計記事之書,需時半年;典章之書,需時八月;地理之書,需時半年;奏議之書,需時十月。以三年半程功,即可通貫。諸君何憚而不為此乎? (查看原文)

忘憂
1 回复
4赞
2012-12-13 13:14:44

—— 引自第445页

由“部族时代”进入“封建时代”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大大小小“方邦”分合离聚历史运动综合生成出的一个局面,其间很难有什么明确的标志。假若有,那就是大的“方邦”成为核心邦国”(如“大邑商”)一我称之为“联邦”式的“中央王国”的出现。这种一定范围内的中央王国”,实行的就是“封建制”,即有一核心部族以“天下共主”的名义统领下的“方邦联合”和核心部族的逐步扩张(也有称之为“殖民”的)二元并存的格局。夏目前还不能完全确指,商已成规模,到西周则形神俱备故特别触目。 (查看原文)

柳边求气低
2赞
2021-08-04 13:16:18

—— 引自章节: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