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巴托尔德(1869-1930)是世所公认的中亚中世纪史权威。他的研究以中亚史为主,旁及伊斯兰史、中近东史地、外高加索史、伊朗社会经济文化史、穆斯林碑铭与钱币等等,而本书则被视为其一生学术的代表作。著者精通阿拉伯、波斯、突厥语,研读几尽以此三种语言撰写的中亚史抄本,并辅以多次中亚实地考察心得,故本书所述乃蒙古入侵前的突厥史,实际是“一部起于伊斯兰教开始武装进攻,断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登场的中亚历史“。“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实以巴托尔德为第一人“。本书由我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张锡彤、张广达父子据最为信实的俄文1963年版译出,又据巴托尔德审定的英译本作增补订正,翻译过程中克服了人名、地名、术语等的重重困难,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得以问世,足以飨久闻书名而未能一窥主旨的读者。
目录:
中文版译者序言
补记
1968年英文译本第三版序言
1963年俄文本第二版序言
1928年英文译本第一版序言
1958年英文译本第二版校订者附记
著者前言
绪论 史料
第一章 河中地理概述
第二章 截至十二世纪的中亚史
第三章 哈剌契丹人与花刺子模沙
第四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
第五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突厥斯坦(1227-1269)
大事年表
文献目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跋语
作者简介:
巴托尔德,1869年11月15日生于圣彼得堡。1887年进入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学系,学习阿拉伯、波斯、突厥语,开始从事中近东各洲各国。19世纪90年代,攻读了大量的多未增刊行的有关手稿。1900年,以撰写本书成功而被圣彼得堡大学破格授予东方学博士学位。1913年,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曾多次到中亚进行科学考察,广泛开展学术与社会活动。另撰有《中亚历史研究》等著作。20世纪20年代,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公认,被誉为“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第一人。1930年8月19日,病逝于列宁格勒。
原文摘录:
二 蒙古入侵时期
中国人固然十分珍视自己的悠久文明,可是他们也时常赞叹游牧生活的淳朴;他们对于蒙古人的评述,例如“有上古之遗风焉。……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希腊、罗马古典作家对于斯基泰人和日耳曼人的评述。 (查看原文)
小强从周
3赞
2018-08-29 17:28:50
—— 引自章节:绪论 史料
成吉思汗接待来使颇为优渥,告诉他们向花刺子模沙传达:他视沙为西方之主,正如他本人为东方之主;他希望彼此之间和平友好,许商人等往来无阻。不容置疑,成吉思汗的这些话确系由衷之言,这时候,成吉思汗还不曾梦想要征服世界。从来蒙古境内诸游牧部落的统一常以人侵中国为结局,而在蒙古兴起以前,只有两个游牧民族,匈奴六世纪的突厥所建立的帝国曾经席卷中亚的东部与西部。 (查看原文)
江吴童
2赞
2021-07-05 14:58:31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