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远没有穷尽其动力,革命的激情和幻想萦绕在几代人心中,而与此同时,旧制度复辟的危险时刻存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上演了一场百年战争。
在《小说鉴史》中,作者奥祖夫通过分析法国19世纪9位作家的13篇小说,呈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在19世纪的交锋,考察了新旧原则走向和解的艰难历程。奥祖夫想通过重新阅读在19世纪具有界标作用的小说再次呈现那个世界。她从斯塔尔夫人的小说读起,以阿纳托尔·法朗士的小说结束,中间经过巴尔扎克、司汤达、乔治·桑、雨果、巴尔贝·多尔维利、福楼拜和左拉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她辨认旧制度遗留给现代法国的遗产,她讲述旧制度继续滋养的希望和幻想,她阐释民主工作孕育的活力、承诺和个人成功,但同时也讲述旧制度隐匿的平庸俗气、千篇一律,有时是幻想破灭。本书考察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漫长较量最终以妥协收尾,虽有德雷谏斯事件的曲折,但人心所向,大势已定。
革命·女性·文学三部曲:《革命节日》《女性的话语》《小说鉴史》
革命,女性,文学。三个主题、三本书放在一起,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自法国大革命这一基本事件以来民族特性是如何建构的。在革命节日这个个案里,人们是通过革命者的意志主义教育学,通过消除相异事物的热火朝天的事业来进行这种建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抵制这种事业来从事这种建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妇女或文学所扮演的角色:二者体现的不再仅仅是统一,而是多样性。
作者简介:
莫娜•奥祖夫(Mona Ozouf)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她1931年生于布列塔尼,在巴黎高师读哲学专业,后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曾出任该中心的学术主任。奥祖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她因此先后获得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奖和法兰西学院的戈贝尔奖。她的代表作有《革命节日》(1976)、《法国的经院哲学》(1984)以及与雅克•奥祖夫合著的《小学教师的共和国》(1992)。她新近出版的著作有《女性的话语》(1995)、《民主的缪斯》(1998)和《小说鉴史》(2001)。
导论 百年战争 1
第一章 《黛尔菲娜》 27
文学新体制 29
第二章 《老姑娘》《古物陈列室》 55
寻找妥协 57
第三章 《贝娅特丽克丝》 87
不可能的和解 89
第四章 《瓦朗蒂娜》《安托万先生之罪》 115
贵族的法伦斯泰尔 117
第五章 《吕西安·娄万》 145
两者都不是 147
第六章 《悲惨世界》 179
共和国或被打发走的过去 181
第七章 《已婚神甫》 213
被诅咒的革命 215
第八章 《布瓦尔和佩库歇》 245
微不足道的平等 247
第九章 《普拉桑的征服》 273
被烧毁的世界 275
第十章 《榆荫道》《柳条篮》 303
憩潮期的共和国 305
结语 漫长的和解之路 333
译者后记 40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政治引发争端,在福楼拜看来1848年将法国政治分为一后两段。而小说的第六章,也是书中最热闹的一章,把布瓦尔和佩库歇的生活分为两段。在小说的前几页里,查维格诺尔的乡村总散发着一种令人惆怅的乏味气息,但平淡中不乏甜美。人们在那里度过平静愉快的时光,空气中飘散着当归和薄荷的香气,白蜡树迎风摇曳。可经历过1848年那次充满希望的激荡后,不管是在一年中的哪个季节,小镇都只剩下闷死人的无聊。夏季酷暑难当,万物俱寂。而萧萧秋日里,一丁点儿的声音和动静一一雨滴、落叶、路上行人的脚步、母牛的叫声和小镇的钟声一都被戏剧性地放大,在这片荒漠的周围回响。当人们正要享受阳光的温暖、燕麦的波涛和溪水的呢喃时,一只腐烂发臭被苍蝇叮咬的死狗提醒人们,死亡就盘旋在田野上空。 (查看原文)
豆友2959860
2020-06-28 00:04:00
—— 引自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