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作者简介: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符拉兴镇。高中毕业后,从1912年至1918年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纽约大学学习过社会研究。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启蒙影响。1923年芒福德成为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的基本会员。1938年发表《城市文化》一书,从此享誉世界。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欧洲的城市设计重新确定方向。第二次大战前后,他的著作被波兰、荷兰、希腊等国家一些组织当作教材,培养了新一代的规划师。芒福德曾被许多英语国家的重要建筑和城市规划机构聘为荣誉成员。 1951—1959年,芒福德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规划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威斯雷因大学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贡献和影响远远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领域,而深入到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曾十余次获得重要的研究奖和学术创作奖,其中包括1961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1971年获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和1972年获美国国家文学奖章。
第一章 圣地,村庄,要塞
第二章 城市的逐步形成
第三章 先古的形式和典范
第四章 古代城市的本质
第五章 城邦的出现
第六章 市民与理想城市
第七章 希腊化时代的主义和都市状况
第八章 大都市变为死亡之城
第九章 修道院与社区
第十章 中世纪的城市状况和城市规划
第十一章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第十二章 巴洛克的权力结构
第十三章 宫廷,广场和首都
第十四章 商业的扩张和城市的解体
第十五章 19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焦炭城
第十六章 郊区及其前途
第十七章 特大城市的神话
第十八章 回顾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 圣地、村庄、要塞
游动和定居,人类生活就在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摇摆不定。
总之,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
……古代社会的社会性和宗教性推动力;正式在这两种推动力的协同之下,人类才最终形成了城市。……所有这些原始的感情形式便被艺术活动进一步渲染……
……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性固定居住地之前,它起初只是古人类聚会的地点……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吸引人定期返回/造访】,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
村庄的秩序和稳定性,连同它母亲般的保护作用和安适感,以及它同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后来都流传给了城市……城市正是吸收了这些村庄习俗,它才形成了自身强大的活力和爱抚养育功能;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成为可能。
简要地说,人类改造大地正是后来形成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先于城市而进行的。
城市的许多成分固然潜伏于村庄之中,有些成分甚至已经明显可变,但村庄毕竟像一个未受精的卵,而不是已经开始发育的胎盘……【村庄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守成的静止惯性】
远古时代城堡和要塞的形成,并未引发相对立的社区之间的战争和冲突【集团性的】,但由少数人统治大群人这种单方面的统治关系,却是由此开始的。
这时【旧石器文化与新石器文化的碰撞】,社会权力变得过分庞大,孤立的村庄——即 使有一千个孤立的村庄——支配不了这样庞大的权力结构。……虽然如此,城市本身那些起源因素【村庄】却从未消失;而且,这些因素都根据自己的权力继续生长繁荣,即使其存在形式有些被城市融合吸收了。
2. 城市的逐步成形
……村庄原来那些构成因素都被保存下来……但在一些新的外来因素作用之下,这些因素又被重新组合,成为比村庄更复杂更不稳定的形式,然而这种形式却能促成进一步的过渡和发展。……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复杂多样性,创造出了更高的统一体。
……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 (查看原文)
JC
1 回复
14赞
2014-06-01 00:39:37
—— 引自章节:全书
那些收入较高的艺术家和职员,住在较为体面的居住区里,也许住在一排排的住房里,或者在半独立式的住宅里,宅前有一小块不大干净的草地,或者在狭窄的后院有一棵树,整个居住区虽然较为干净,但有一种使人厌烦的灰色气氛───这种体面几乎与穷人居住区里那种干脆直率的安葬邋遢一样地抑郁沉闷。说真的,它还不如穷人聚居区呢,因为在穷人聚居区里至少还有一点生活的气息和乐趣:街上时不时有个耍木偶戏的,摊贩们的闲聊,小酒店或小餐馆里哥们儿义气和同伙友谊的喧闹声,一句话,在穷人们居住的街道上有更多的相互交往和友好生活 (查看原文)
冰糖花木鱼
8赞
2012-03-31 19:31:41
—— 引自第4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