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通史的意境,全在通古今之变,历史由此才显示出它的节律脉动,是一个活泼泼跳动着的“集体生命体”,有它特殊的生命历程和内在的新陈代谢机制。本书以勾勒轮廓、阐释整体特征为限,又包含着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在统合百家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全是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的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

本《通论》初版分前篇和后篇两部分。前篇从纵横交错的角度,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两大主题,通过若干专题,进行研讨。纵向的,对发展线索作讨论;横向的,多围绕中国历史的特点展开。后篇则重在回顾和反思《通史》的百年经历。增订本新加入的“续编”,收进了初版后十年写的一些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新审视〉等等,大体沿袭原来的风格,仍然是“讲义”性质,亦即作者所理解的“中国通史”,反映其个人性思考的心迹。

作者简介:

王家范 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

1957年夏秋之交,投考华东师大,从此定居丽娃园。自1962年起执教中国通史,持续四十六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论文百余篇。

绪言: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 “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后十年思考鳞爪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史記文義平易,每日以三點鐘之功足閱兩卷有餘。《二十四史》三千二百三十九卷,日讀兩卷,四年可了。即不全閱,先讀四史,繼以正續《通鑒》《明通鑒》三書合計不過千卷一日兩卷,五百日可了。不到十七個月,紀事之書畢矣。欲知典章制度,有《通考》在。三通除去冗散,不過四五百卷,一日兩卷,二百餘日可了。為時僅須八月。地理書本不多,《元和郡縣志》《元豐九域志》《明清一統志》大致已具,顧氏《讀書方輿紀要》最為精審,不可不讀,合計不過五百卷,半年內外可畢。《歷代名臣奏議》,都六百卷,文字流暢易於閱讀。一日两卷,不过十月。他如《郡國利病書》《清史稿》等需時亦無多。總計記事之書,需時半年;典章之書,需時八月;地理之書,需時半年;奏議之書,需時十月。以三年半程功,即可通貫。諸君何憚而不為此乎? (查看原文)

忘憂
1 回复
4赞
2012-12-13 13:14:44

—— 引自第445页

由“部族时代”进入“封建时代”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大大小小“方邦”分合离聚历史运动综合生成出的一个局面,其间很难有什么明确的标志。假若有,那就是大的“方邦”成为核心邦国”(如“大邑商”)一我称之为“联邦”式的“中央王国”的出现。这种一定范围内的中央王国”,实行的就是“封建制”,即有一核心部族以“天下共主”的名义统领下的“方邦联合”和核心部族的逐步扩张(也有称之为“殖民”的)二元并存的格局。夏目前还不能完全确指,商已成规模,到西周则形神俱备故特别触目。 (查看原文)

柳边求气低
2赞
2021-08-04 13:16:18

—— 引自章节: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