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些亲历者的口述,有对历史现场的生动描述,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为 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丰富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后记】
本书辑录的改革亲历者口述文献,是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持的中国改革资料库中选取的。2006年,世界银行前官员林重庚先生为该项目介绍了口述历史的国际经验。
在他的资助下,中国改革资料库项目于同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总顾问为安志文、杜润生、高尚全,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为刘鸿儒、吴敬琏、杨启先、许美征、林重庚,项目工作小组为杨启先、石小敏、鲁利玲、苏国利等。该项目执行至今,已经12年了。
资料库涵盖基础文献和口述历史两大部分,基础文献包括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文件、法律法规和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包括改革亲历者的访谈录、语音文件和摄像文件。其中,口述历史部分,主要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部分改革亲历者所参与的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过程。
为了客观地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我们本次从资料库选取了36位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资料,多为第一次发表。资料按照改革开放推进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领域排序,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脉络。
这里,需要提请读者和研究者注意的是,由亲历者口述历史,可以使人们回到历史现场,深入了解改革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的具体过程,这无疑是对正式文献的诠释与补充。
然而,由于亲历者所处角度和地位不同,对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同一个历史事件常会有不同的描述和结论。对此,我们尊重亲历者本人的认知,留待读者进一步辨别。
本书的编纂工作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同志主持,鲁利玲、马役军、胡玉平、余希朝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在编辑本书时,我们努力做了大量的考证和修订工作,以求尽量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方位、丰富多彩而又客观真实的历史画卷。
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因此,研究者在使用这些资料时,需要谨慎对待,如有遗补修正意见,亦请见告,以备再版时补正。
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本书,献给中国改革事业的无数参与者和奉献者,对他们几十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深切的感谢与纪念。
本书对当前和未来的改革者们也寄予着历史的厚望和企盼,祝愿他们高举旗帜,不忘初心,勇破改革征程上的艰难险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彭 森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总结(代前言/)1
杜润生 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1
冯兰瑞 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的拨乱反正/8
顾洪章 知青返城冲破了传统就业体制的藩篱/21
梁传运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36
张厚义 共产党员雇工问题的三次讨论/51
安志文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66
高尚全 亲历中央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上)/79
洪 虎 我所了解的国家体改委和经济体制改革/91
谢明干 亲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过程/114
杨启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38
徐景安 亲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决策过程/160
宫著铭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道路/174
成致平 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决策背景/187
白美清 1988年价格改革闯关的事实真相/206
曹尔阶 从“拨改贷”到确立银行的信贷功能/230
张彦宁 亲历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过程/241
厉以宁 我与中国股份制改革/252
吴敬琏 80年代经济改革的回忆与反思/263
林重庚 回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经济思想开放/296
李 灏 亲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316
梁广大 珠海经济特区的艰难历程/336
林其辉 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351
乔 刚 亲历价格改革与建立期货市场/364
王波明 中国证券市场的酝酿与建立/379
龚浩成 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决策背景/396
王 健 创建深圳证券交易所始末/415
周瑞金 “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的前后背景/431
陈锦华 我在国家体改委的岁月/450
江春泽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历程/466
陈清泰 亲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决策过程/480
项怀诚 见证财政体制改革/514
姜永华 亲历分税制改革/528
许善达 1994年财税改革的背景与决策过程/550
吴晓灵 创建金融市场秩序的实践探索/571
宋晓梧 亲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改革/585
高尚全 亲历中央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下)/601
后记/62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从以上的情况看,我们的改革目标模式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纠错、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步步地走向市场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凡是事先设计的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往往不能取得成功。但是,设计这些改革的规划和方案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大家在改革的目标、方向和道路上逐步取得共识。实际上,真正影响很大的改革,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中央只是在改革方案中提出一些原则,指出改革的基本方向,尊重群众的创造,允许群众的创造,由下边试、下边闯、下边探素,这就是在改革初期阶段走出的一条路! (查看原文)
喵了个mon
1 回复
2赞
2023-03-19 16:52:04
—— 引自章节:安志文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66
我查阅了当时那个未经审阅的记录。1989年7月12号下午,江泽⺠、李鹏在国务院第二会议室听取金鑫关于个体税收征管问题的汇报。汇报完了以后,李鹏先讲话,江泽⺠最后讲话。江的讲话中的确有这么一句:“对于不法经营的个体户就要罚得他倾家荡产。”那天,江泽⺠讲话的要点主要是这几条:首先说,他从上海到中央工作,就是要抓政治,抓党务。所以,他从政治方面讲几句。个体工商户的收税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提高到这个高度来认识。现在个体工商户有的收入挺高,有的人开饺子馆一年就有100万元的收入。他说:解放前,我在上海做过⻘年工作,教过夜校,晚上常常在四川路那个路口的摊儿上吃点心。我当时问过他们个体商贩收入,他们说,糊口而已。现在,不是糊口问题了,动不动就是几万,甚至开个饺子馆也能赚几百万,这显然有问题。再一个,现在社会分配方式有问题,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据我所知,现在大学本科是4年,医学8年,连人身上有多少块⻣头都要弄清楚。但现在学医的,做手术的,还不如拿刀破鳝⻥的个体户收入高。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显然不公!应该做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江泽⺠的这个讲话在当时影响很大,意味着对个体户的政策要收紧了。税务总局的同志讲,这个讲话以正式文件下发时,把“对于不法经营的个体户就要罚得他倾家荡产”这句话删去了。但这次讲话传到下边,还是对个体工商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随后不久,江泽⺠在党校有个讲话,组织部根据那个党校讲话的精神,搞了一个报告,最后以中央批转组织部报告的形式,发了一个中央9号文,规定不准私营企业主入党。这些文件都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 (查看原文)
宫保鸡丁
1赞
2023-05-01 00:25:47
—— 引自章节:梁传运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