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言。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村民意外发现的一方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科学回应 ,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作者简介:
唐际根: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首席研究员、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曹操高陵发掘项目见证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荣获省部级奖项。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国家宝藏》《百家讲坛》《中国考古大会》《圆桌派》等节目嘉宾。
引子 1
第一章 青石墓志透露的秘密 1
第一节 驸马都尉鲁潜 3
第二节 文物局在左 公安局在右 12
第二章 挖出“四室两厅” 27
第一节 考古队来了 29
第二节 神道朝东 36
第三节 随葬文物的数量与种类 59
第三章 何以是曹操 73
第一节 考古现场的“死亡密码” 75
第二节 文献里的证据关联 100
第三节 此处葬曹操 114
第四章 质疑与反质疑 125
第一节 风雨曹操墓 127
第二节 倾听质疑声 131
第三节 质疑背后的真相 136
第五章 高陵里的曹操印象 179
第一节 文献记录的超世之杰 183
第二节 墓葬里的人生真实 204
尾声 英雄谢幕 255
后记 25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探方是考古发掘中用来控制地层和精确记录出土遗迹、遗物位置的自设坐标系统。探方面积一般为5×5平方米,根据不同需要可适当放大或缩小。在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米的隔梁,东北角1×1平方米为关键柱,隔梁和关键柱是最后清理的部分。这种方法是20世纪初英国人惠勒发明的。中国考古学家们将其借鉴过来,应用到中国的发掘实践中,已被证明行之有效。考古队先在工作区内布上探方,每个探方都呈正南北向,边长都是10米。 (查看原文)
周书亚
1赞
2023-07-01 23:32:28
—— 引自章节:第一节 考古队来了
考古学对于带墓道的墓葬,通常有两种挖法:一种方法是先打开墓道,从墓道进入墓室。这种挖法可以保持墓葬原貌,缺点是速度慢,有可能因为墓室保存状况较差,出现塌方的危险;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揭去墓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发掘过程中墓葬坍塌,工作进度较快,缺点是会破坏墓葬结构,而且无法了解墓道内的情况。 (查看原文)
周书亚
1赞
2023-07-01 23:32:28
—— 引自章节:第一节 考古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