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王夺嫡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帝制时代,皇位继承问题往往困扰着最高统治者,即使康熙这位英明睿智的君主,也被弄得焦头烂额:老皇帝始终不放权,皇太子跃跃欲试;老皇帝疑惧被夺权,皇太子担忧地位不稳,不安全感笼罩在各自心头。其他皇子们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甚至拉帮结派。明争与暗斗纷起,阳谋与阴谋交杂……康熙年间的储位之争,是强烈牵动朝局的重大事件。本书展现的正是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皇嫡子允礽:两岁即被立为太子,做太子长达30多年,为何两度被废,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皇长子允禔:被康熙帝委以重任;才华横溢又“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的他竟用巫术诅咒太子,东窗事发,被幽闭高墙内长达26年。

皇三子允祉:能文能武,颇得康熙帝赏识;在太子二次被废后,成为储位的有力竞争者,为何最终还是落了下风?

皇四子胤禛:看起来势单力薄、一度地位相当边缘化的他,怎样不动声色地打造了政治班底,在关键时刻掌握优势?

皇八子允禩:被大臣誉为“目下诸王,八王最贤”,甚至获得了皇长子的保举。人缘如此之好,为何竟被康熙帝詈骂“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父子反目成仇?

皇九子允禟:心思机巧,善于收买人心,被人誉为“有帝王体”,为何终究难成气候?

皇十子允䄉:生母出身于满洲阀阅之家;优越感强,为何却沦为权力角逐中的二线角色?

皇十三子允祥:文武双全,原本是“太子党”的铁杆成员,为何突然成了胤禛的忠实盟友?

皇十四子允禵:“八王党”后期的代言人,被任命为大将军,战功赫赫,很多人期待其成为皇位继承人,为何他却在康熙去世之前被调离京师?

精彩看点:

◎依据被尘封的核心档案,还原康熙末年的“内卷化”储位之争,曝光夺嫡诸子错综复杂的“朋友圈”。

◎夺嫡之路,步步惊心!且看雍正如何谋取最高权力!

◎皇位之争,风云诡谲;成败之机,分秒即逝。抉择稍有不慎,便是通天坦途与万丈深渊之别!

——————————

◎收录精心梳理的人物关系图表,呈现康熙后宫集团等级,以及夺嫡诸王各派系成员关系。

◎本书除了从专业视角加以考量,还加入了对文学、影视剧流行说法的解读,以及对普通读者兴趣点的反馈,希望借此架起学术研究与公众认知的沟通桥梁。

——————————

◎完整叙述康熙末年夺嫡纷争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这场残酷争夺在雍正、乾隆年间的后续影响。

◎细致分析争权漩涡中诸皇子的出身背景、性情资质、政治班底、人际网络、行事策略等,呈现了“太子党”“八王党”等势力集团的聚合分化与荣辱浮沉,讲述了由储位争夺而引发的一系列大案要案。

◎作者依据对清宫档案材料的条分缕析,严谨辨析康熙去世、胤禛即位前后的重重疑点,对康雍之际权力更替提出独到见解。

◎书中从侧面展现了君主专制如何在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步加强,以及在“帝王心术”统驭的政治生态中,人之生存处境的变幻无常、朝不保夕。

——————————

◎一个组织如何确保最高权力实现平稳交接?

◎康熙帝晚年二废太子之后,为何迟迟不再公开立储?

◎若论年龄资历、出身背景、人脉资源等方面,胤禛在参与夺嫡的皇子们之中,并不占据优势,甚至一度处境相当边缘化,为何却能“逆袭”成为最终赢家?

◎胤禛有何独特的识人眼光和笼络之术?登上权力巅峰成为雍正帝之后,他是怎样巩固地位的?

◎势力强大的“八王党”阵营中,谁是雍正帝最忌惮的对手?

◎原属于“太子党”铁杆成员、一度备受康熙冷落的允祥,为何后来受到雍正帝格外厚爱和重用?

◎雍正帝登基后设计的“秘密立储”制度,对于清代皇权交接,有着怎样的利与弊?

作者简介:

郑小悠,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历史文学、历史普及类作品的写作,已出版《年羹尧之死》《清代的案与刑》。其中,《年羹尧之死》一经出版,即受好评,影响广泛,入围《新京报》2018年年度好书;作者因此书获得“2019博库·钱江晚报春风悦读盛典”年度新人奖。

橘玄雅(笔名),满族,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清史、满学、北京史。擅长历史普及读物的写作,出版有《清朝穿越指南》、《喵王府的生活》、《中国古代首饰史》(负责撰写清代旗人部分)。

夏天(笔名),律师,历史文化爱好者。

序言 / 1
皇位继承是个历史难题 / 001
康熙时代的后宫格局 / 012
康熙皇帝的教子误区 / 019
夺嫡者群像 / 025
允礽 (上) / 025
允礽 (下) / 035
允祥 / 047
允禔 / 058
允禩 / 068
允禟与允䄉 / 084
允禵 / 091
允祉 / 103
胤禛 (上) / 115
胤禛 (下) / 125
康熙帝去世的那一天 / 139
上 / 139
下 / 152
一代英主的立储拖延症 / 162
后夺嫡时代 / 178
一 / 178
二 / 190
三 / 209
四 / 219
雍正王朝的压力与动力 / 233
后记 众说纷纭论夺嫡 / 249
附录1 夺嫡大事记 / 255
附录2 康熙序齿皇子情况表 / 270
附录3 阿其那(允禩)大罪四十款 / 278
附录4 塞思黑(允禟)大罪二十八款 / 284
附录5 允禵大罪十四款 / 288
附录6 允祉大罪十款 / 291
参考文献 / 29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除了同辈兄弟外,雍正帝的打击范围还下移到年纪较大的子侄辈。康帝舐犊情深,对孙辈也颇为照顾,把许多皇孙养在官中,待成年后亲自为他们张罗婚嫁事宜。像废太子的所有儿子,允禔之子弘昉,允祉之子弘、弘曦,胤禛之子弘时,允之子弘昇、弘晊、弘昂,允祐之子弘曙、弘晫,允禩之子弘旺,允糖之子弘晸,允禵之子弘明、弘春等,都曾“幼侍内廷御前”,经常见到祖父。乾隆帝即位后特别喜欢强调,自己在康熙六十一年受到皇祖父接见,并被带到官中,交给官妃照顾的光荣历史。其实这在皇孙当中实在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待遇,相反,他获得这一待遇的时间比许多堂兄弟都要晚,作为皇孙在官中居住的时间也只有几个月而已。至于康熙帝因为喜欢弘历这个孙子,而传位其父雍亲王,恐怕就更谈不上了。乾隆帝将这件事作为自己即位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广为传布,差可与雍正帝强调自己是孝懿皇后所养,却对众多兄弟都是孝懿皇后所养避而不谈一事相当。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赞
2021-09-05 19:02:37

—— 引自章节:四 / 219

随着弘晳案的迅速平息,这场持续三十多年,涉及两代皇室成员的夺嫡斗争终于烟消云散了。作为与祖父同样子女众多、得享高寿的君主,乾隆帝充分吸取祖父在皇子教育、择立储君方面的教训,一方面秘密立储,取消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储权;一方面对皇子、皇孙施以严格的儒家教育,极力压制他们的政治追求,并切断其结交王公百官的一切途径,严防大权旁落。残酷的储位竞争就此终结,当然,清初官廷中固有的锐意进取、野心勃勃的皇室精神,也随之消失了。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1赞
2021-09-05 19:20:33

—— 引自章节:四 /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