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大清的角落》
内容简介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两面属于同一个文明圈,是罗马人创造的罗马世界。直到7世纪以后才开始分离。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成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以后的地中海变成了这样一片海洋,海边崖顶必定建有通知人们撒拉森海盗来袭,让人们逃难的的撒拉森塔,海面上还航行着满载着十字军士兵东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时候,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国家与东方伊斯兰世界的交易日益兴旺,地中海渐渐变成了贸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来,地中海又成为高举古代复兴与人权复兴大旗的文艺复兴时代之海。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中海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右手握着宝剑,左手拿着***”,擅长掠夺和绑架的撒拉森海盗,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们的野蛮行径让地中海人民饱受掠夺之苦。随后奥斯曼帝国利用北非的海盗作为自己进入地中海的踏板对基督教世界步步紧逼。与之相对,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率领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领的法兰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国等,不同的国家及领导者的想法、利益交织在一起,大国之间相互抗争。为了对抗伊斯兰的海盗,基督教世界的军事力量集合到一起……
作者简介
王伟,笔名在河之北,河北作协会员,60后,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曾就职于国企、机关、民企、报社。视文学领域为精神桃源,自娱自乐数十年,创作各种题材文字120余万字,文章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书籍。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物篇
努尔哈赤“虎”毒也食子
从奴隶到元勋的清朝第一汉人
言官赵开心的宦海浮沉
金圣叹:“你砍我的头,我逗你玩”
孝庄皇后有个“洋义父”
康熙皇帝亲自举荐的一位清官
影响康熙一生的女人
死后葬不起的“三汤”清官
康熙朝有个从祀文庙的七品官
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与乾隆争风雅而丢命的糊涂虫
刘墉的“罗锅”与“圆滑”
“丑男”纪晓岚的悲哀
精彩书摘
努尔哈赤“虎”毒也食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
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最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
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结果了他的性命。努尔哈赤真是一只狠毒食子
的老虎。
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
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位勇猛无敌的
战将。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八岁的褚英第一次率领一千人出
征其他部落就获得大胜,凯旋而归。努尔哈赤对他的首战出色表现很
是满意,赐予他“洪巴图鲁”(满语,旺盛的勇士)称号,并晋封他
为贝勒爵位。在与乌拉部落战役中,褚英奋勇当先建立功勋,努尔哈
赤授予他“阿尔哈图土们”(满语,广略之意)称号。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褚英又一次单独领五千人马出征,杀敌三千,缴获大量
盔甲等战利品。
在以骑射为第一生存手段的部落里,在以弓马夺天下的年代,褚
英的骁勇善战令努尔哈赤十分欣喜,他为自己长子优异的表现而兴
奋,他认为褚英可堪大任。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五十三岁的努尔哈赤决定选立一位继承
人,这个人选自然落在褚英身上。褚英成了建州女真部落的二号人
物,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褚英成为继承人之后,就立即想建立与自己新身份相匹配的个人
权威。他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贝勒”宣誓效忠于
他。但“四贝勒”不能接受在父亲之外再有人对他们发号施令,更不
能接受褚英向他们索要马匹以及财物的行为,他们纷纷进行了抵制。
早年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的费英东、额亦都、扈而汉、何和里、安费
扬古“五大臣”,都建立了各自的功勋,他们也都看不惯褚英指手画
脚狂妄自大的做法,因而“五大臣”对褚英的号令也是不冷不热。
褚英在有了继承人的身份后,他就被彻底的孤立了。原本勾心斗
角互相拆台的“四贝勒”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他
们将要面对的新君褚英。“五大臣”为了保全眼前的既得利益和将来
不被褚英诛杀,也都纷纷表示了各自对褚英的不满,他们也都想扳倒
褚英。
褚英是在刀尖上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的都是用武力说话,他的
政治谋略和玩弄权术几近白痴。他认为要让“四贝勒”和“五大臣”
俯首称臣,最好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为此,他毫不掩饰地公然叫
嚣:“我继位后,会将与我作对的的弟弟和大臣通通杀掉。”
褚英这样不知韬光养晦,锋芒毕露,杀机四射的心态;紧逼不
舍,杀气腾腾的言语,让“四贝勒”“五大臣”都感到自危。共同的
安危、利益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经过暗中一番策划,他们决定联手向
努尔哈赤告发褚英。他们告褚英三大罪状:一是致使“四贝勒”“五
大臣”彼此不团结;二是索要各位弟弟的马匹和财物;三是声称他继
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当努尔哈赤把控告褚英的文书拿给褚英看时,褚英毫不隐晦地承
认自己是曾说过这样的话。立褚英当继承人引起这样大的矛盾,这是
努尔哈赤没有料到的。是维护褚英的继承人地位,还是站在众人的一
面,予以撤销?这让努尔哈赤很棘手,也感到十分痛苦。褚英勇猛有
余,智谋不足,自己打下的江山交在他的手上,真是无法放心。另一
方面,“四贝勒”各自都是旗主贝勒,都拥有很大势力,都是努尔哈
赤不可或缺的基石。“五大臣”曾与他一起出生入死几十年,为他赴
汤蹈火开辟疆土,是他的股肱心腹,没有他们就没有建州部落的生存
和发展。还有一点,那就是褚英对权力表现的虎视眈眈,急不可耐,
很可能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夺取他的地位。
“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之后,为了女真的基业,努尔哈
赤决定站在人心所向的一边。他毅然收回了给褚英多于其他人的财
物,给众人进行了平分,严重削弱了褚英的势力。努尔哈赤对褚英开
始有意疏远,几次征战都没有让褚英随行,并且连守卫建州之责也没
有交给他。这等于向世人宣布,褚英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位人的地
位。
对父亲这样的抉择,褚英恼羞成怒,一次在努尔哈赤率兵出征
时,他对自己的亲信说:“父王把原属于我的部众与诸弟均分,我再
也活不下去了,我宁愿死掉。这次建州兵出征失败才好呢。如果他们
败退回来,我不让他们进城。”
此时的褚英已是众叛亲离,他的这番话被一名亲信向努尔哈赤进
行了告发。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将褚英囚入高墙幽禁
起来。
据《旧满洲档案》记载:此时的努尔哈赤正在筹划建立政权,他
考虑到若是保全褚英,让他继续存在,则会导致大局不稳甚至众叛亲
离。于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痛苦地做出了除掉褚
英的决定。这位三十六岁的继承人就这样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后
金政权或者可以说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公开的指定继承人以失败终
结。第一位继承人不仅从最高位置上栽了下来,而且还丢了身家性
命。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改元天命元年,国号
大金。这时据褚英被处死仅仅不到半年时间。
褚英的悲剧告诉人们,在政治权力的逐利场上,政治成熟很重
要。什么坑蒙欺骗,撒谎抵赖,死不认账,无中生有,栽赃陷害,颠
倒黑白,这些都是政客经常用来保护自己、中伤他人的必备手段。政
治上天真坦率岂不是在出卖自己?这样的“智慧”如何能趟得了政治
权力的浑水?
明崇祯皇帝在刺杀自己女儿长平公主时,道出亡国之君最大的人
伦之痛:“汝何故生我家!”不管努尔哈赤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历史
总有着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