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古代中国十二时辰:两汉之际》
内容简介
本书的时代背景设定为两汉之际,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在史料基础上构建故事,以文学性手法呈现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朝代虽已更替,但西汉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和国力强盛的印迹犹在;另一方面,在各色人等的生活中,有喜悦,也有烦恼;有憧憬,也有惆怅;有艰辛,也有收获。通过本书,与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中国古人“共度”十二个时辰,沉浸式体验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
庄奕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中国考古学副教授。剑桥大学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西北大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学士。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中国古代用水系统和农业史,进行过大量实地调查。
译者
赵洪雅
1990 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从事古籍版本及文献学研究,对考古学及相关出土文献研究成果持续关注。
目录
引言
夜晚的第七个小时(00:00—01:00 后子时) 医者开药方
夜晚的第八个小时(01:00—02:00 前丑时) 盗墓贼作案
夜晚的第九个小时(02:00—03:00 后丑时) 接生婆接生婴儿
夜晚的第十个小时(03:00—04:00 前寅时) 马夫的抱怨
夜晚的第十一个小时(04:00—05:00 后寅时) 磨坊的主妇
夜晚的第十二个小时(05:00—06:00 前卯时) 铜匠向同行请教
白天的第一个小时(06:00—07:00 后卯时) 河工的乡愁
白天的第二个小时(07:00—08:00 前辰时) 先生的学堂
白天的第三个小时(08:00—09:00 后辰时) 织工采桑
白天的第四个小时(09:00—10:00 前巳时) 修墓人带徒弟
白天的第五个小时(10:00—11:00 后巳时) 盐工煮盐
白天的第六个小时(11:00—12:00 前午时) 祭官的争论
白天的第七个小时(12:00—13:00 后午时) 燧长收割干草
白天的第八个小时(13:00—14:00 前未时) 仓啬夫接受校验
白天的第九个小时(14:00—15:00 后未时) 驿骑赶往都城
白天的第十个小时(15:00—16:00 前申时) 农夫小憩
白天的第十一个小时(16:00—17:00 后申时) 刑徒抵达终点
白天的第十二个小时(17:00—18:00 前酉时) 窑工的烦恼
夜晚的第一个小时(18:00—19:00 后酉时) 厨子准备晚宴
夜晚的第二个小时(19:00—20:00 前戌时) 忧愁的侍女
夜晚的第三个小时(20:00—21:00 后戌时) 史官下定决心
夜晚的第四个小时(21:00—22:00 前亥时) 舞人结束表演
夜晚的第五个小时(22:00—23:00 后亥时) 宫女准备沐浴
夜晚的第六个小时 (23:00—00:00 前子时) 士兵拼死搏斗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信息
精彩书摘
夜晚的第八个小时(01:00—02:00 前丑时)
盗墓贼作案
在月光下,高原看似空旷无垠,长长的野草丛中却至少藏着一个人。他正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保这里没有其他人。盗墓贼老吉非常清楚,一旦他的秘密地道被发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致命后果。所以,在小团伙回来继续开挖之前,他早早过来勘察四周,谨防当地县衙派兵伏击他们。
老吉是偷坟掘墓的老手,但团伙中另外两个家伙经验就没有这么丰富了。看见二人沿着斜坡朝自己走来,老吉简直气得说不出话。这些傻瓜在月光下难道看不到路吗?此时皓月当空,但他的同伙居然打着灯笼,向方圆几里的所有人发出信号:这座古老墓葬周围正在进行可疑活动。
野蛮大胆是一回事——游侠往往免不了这副德行,而老吉正是一名游侠;但愚蠢到自取灭亡就是另一回事了。老吉常常身无分文,他只要一有钱,就去赌博、狂舞、纵酒,在一夜之间将其挥霍殆尽。这样才不失游侠本色。他们拒绝循规蹈矩,对道德规范不屑一顾。但老吉在下赌注时,也会小心计算赔率。在与人打斗时——对他来说那是家常便饭,则要确保自己能够赢得胜利,为此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练习武术,丝毫不亚于在饮酒作乐上花的工夫。
游侠
这群无法无天的人在汉代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最初,游侠是正义的化身,在平民阶层中享有很高的道德声誉。但违背礼教的处事原则和接连不断的非法杀戮,最终让他们成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
郭解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游侠。他年少时野蛮妄为,充当匪徒的雇佣杀手,还大量参与挖坟盗墓和伪铸货币活动。随着年龄渐长,郭解收敛性情,也因彬彬有礼、善于调停而赢得了一些声誉。后来,他的门客卷入谋杀案中,最终导致郭解全家被诛。
这就是他在月光下等得如此不耐烦的原因。另外两个盗墓贼中,年龄较长的叫老朱,在他们刚刚找到这座墓穴的时候,他居然想在光天化日之下挖坟。老朱挥舞双臂,指着周围干旱的荒地质问老吉:这里有谁会看到他们。但老吉只是摇头,用另一个盗墓者的故事反驳他。那人最近刚刚明目张胆地挖了一个地道,潜进一座敕造祠堂里,和同伙偷走了一面精美的青铜牌饰。结果由于缺乏警惕,他不得不用自己的头作为交换。之后,朝廷为表达对偷盗行为的震怒,诛杀了这个人的全族。劫掠圣迹正是朝廷打击的罪行之一,即便是最野蛮的强盗,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他们并不赶时间。反正不论老朱什么时候拿到报酬,它都不会在他的钱袋里待太久。通常,用不了一个晚上,老朱就能在酒肆和赌桌上败光家财,然后重新寻找下一个勾当。所以,就算再多花两个晚上小心挖掘古墓下的盗洞,也没什么大碍。
今夜,他们大功将成。不出半个时辰,他们就能进入墓穴之中,但老吉还不太确定他们会在墓中发现什么。他对墓穴的了解十分有限,无外乎是一些流传的秘史、谣言和当地传说。他心里明白,这些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夸大其词,但他衷心希望那个故事是真的——在盗洞的另一头,睡着一位富有的侯爵夫人。据说那位侯爵富可敌国,不仅他的金匮中藏满珠宝,就连床上也布满黄金。
老吉心急难耐,看到同伙到来,他只是瞪了对方的灯笼一眼,随后没好气地指了指盗洞入口。他已经把掩盖洞口的荆棘丛移开了。
盗洞又黑又窄,三人像蚂蚁一样排成一线向洞中爬去。老吉打头阵,老朱和新手小万紧随其后。老吉知道小万一进墓穴就紧张得要命,他满脑子都是关于干尸和尸体的迷信故事。那些尸身被浸泡在棺椁中的防腐液里,宛若刚刚过世一般,似乎尚有生气。而且它们还会睁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打扰自己安息的强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所有洗劫过的墓穴中,老吉从来都没有见到过那些传说中的毒气和机关。尽管从死人身上偷东西会遭到诅咒,但他至今仍毫发未损。他曾向小万耐心地解释过,他们将会找到一具棺椁,希望这具棺材能像所有祠堂一样施有漂亮的彩绘(因为这意味着墓主人非常富有)。理想情况下,尸体会穿着一套玉衣,而玉石不管在今生还是来世都价值连城。尸体旁边放着一只玉蟾,比小万怀里藏着的小盒子还大一些。他们可能还会发现剑和镶嵌着贵重宝石的匕首,或者其他数不尽的财宝。你永远不知道墓穴里都埋着些什么。
一行人来到上次黎明前他们停工的地方。那时,老吉挖完最后一镐土,他的同伙则把墓土清到一边,以防墓土阻塞盗洞。老吉跪在地上,一只手放在他面前的死胡同上,另一只手在身侧的墙面上轻轻拍打。前方的土壁毫无动静,盗洞侧壁却传来低沉的闷响。回声极其轻微,对老吉来讲却像咆哮一般响亮。“这儿一定就是入口,”他说,“咱们明天就打开它。”
现在,他们心跳加速,期待着今晚能满载而归。老吉用手清理积土时,小万提着灯笼替他照亮。然而,令老吉非常不安的是,他发现挖出的墙壁是砖砌的。他一直期待的是柏木,由柏木筑造的墓壁是所谓“黄肠题凑”的一部分。这种结构被用于汉代贵族阶层的墓穴中。汉代皇室认为,柏木是建造死后永生之所的最佳材料。砖室墓则说明墓主可能是一位富有的朝臣,但不是他们期待的那种几乎拥有无尽财富的大贵族。
老吉没好气地在墙上敲出一个洞,然后伸手阻止老朱爬进去。“等里面的浊气散干净再进。”墓穴中煞气袭来,老吉对此很有经验,得等阴冷的空气从长期密闭的墓穴中释放出去,才能安全地进入墓穴。黑夜中,一股闷浊的气流从他们身边拂过,他们似乎被迫等了一辈子那么久,可实际上,浊气片刻就散尽了。
老吉一马当先爬了进去。他把灯举得很低,以免点燃墓墙后面的任何可燃物。待他瞥见墓顶的彩绘壁画,便把火把举高了。在老吉的犯罪生涯中,他曾去过附近不少地方,尽管大字不识,却对自己造访过的祠堂和墓穴中的古物愈发迷恋。无论是敬拜还是盗窃,他都喜欢停下来欣赏自己遇到的绘画和其他艺术品。
他从未受到过良心的谴责,也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这门营生。然而,他非常清楚,盗墓的确是“没有出路”的行当。从精神上来说,盗墓意味着坠入永恒的黑暗,这里既没有出口,也没有未来。但是,凭什么他此刻所见之美只供死人享用呢?他曾在繁忙的街市上偶然听到一堂课,至今时常能回想起那时的只言片语。课上,老师一直在讲述盗窃的危害,一名学生却引用了《庄子》中的一句话:“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一开始,老吉只当这是一个有趣而促狭的玩笑。然而,他越细细品味,越觉得这句话的含义微妙而复杂。现在,老吉几乎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并以此辩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老吉站在墓室中央,高举火把,伸着脖子仔细端详穹顶的壁画。他招呼同伙也赶紧过来看看。
“你们看,这四种异兽代表了四个基本方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他惊奇地摇了摇头,“它们是不是美极了?”
另外两人毫无兴致地打量着穹顶,显然很不耐烦。突然,老朱叫道:“快看这个!”墓室的角落里,散落着数不尽的铜钱。小万立刻从包里取出一个大袋子,激动万分的老朱开始用手将大把大把的铜钱铲进袋子里。老吉却对此无甚兴趣,他咬着嘴唇,仔细研究这间墓室,并暗自思量,铜钱如此杂乱地撒在墓室里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葬礼是讲究秩序的。如此看来,在他们进入墓穴之前,已经有人造访过这里了。
另外二人对此毫不在意。既然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钱,就不再费心考虑为何之前的盗墓贼会傻到把巨额财富留
在墓中。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铜钱意味着什么。然而,老吉突然决定做最坏的打算。是时候离开这间前厅,进入主墓室了。如果有陪葬品的话,主墓室才是最有可能发现宝物的地方。实际上,现在是时候让老朱和小万明白,除了那些铜钱以外,他们现在所在的这间前厅已经几乎被人盗空了。
老吉猛一低头,示意墙壁下半部分还有一扇紧闭的小门,另外二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门。小万是个新手,而老朱只跟他盗过几个小墓,所以他们并不了解皇室墓葬的规制。即便是老吉自己,也只偶然发现过一座皇室墓。
向来性急的老朱抓起镐头,打算破门而入,却在挥镐砸门之前被老吉一把攥住镐柄。“你就不能容我把话说完再动手吗?哪怕就一次!”
老吉轻轻推了推那扇小门,小门居然打开了,吓得老朱倒退一步,铁镐也掉落在地。门轴发出轻轻的嘎吱声,但除此之外,这扇门开得轻而易举,就好像有人在另一侧邀请这些盗墓者进来一样。小万站在二人身后,一动不动,甚至没有发出一丝声响。老吉赞同小万的做法,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恐惧催生谨慎,而即便是盗贼,在墓穴中也应该谨慎行事。
门后的房间出乎意料地宽敞。弯腰进来之后,老吉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壁画。壁画的风格是他没见过的。微微拱起的穹顶被描绘成天空的模样,象征着太阳的金色圆圈中勾勒着一只黑色的乌鸦,旁边有代表月亮的蟾蜍和桂树,其他异兽正围着它们载歌载舞。在火把闪烁火焰的映照下,这些异兽显得栩栩如生。这次,他的两个同伙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实际上,他们也被眼前所见的壁画震惊了,穹顶上的美丽彩绘使他们呆若木鸡。老吉反而第一个回过神来。
他一边呵斥犹豫不决的同伙,一边指向一只青铜壶和一只青铜碗。他们要开始洗劫了。青铜器旁边还有两个陶器模型,一个是供农民储存粮食和其他东西的仓库的模型,另一个则是厨灶模型。小万疑惑地看着老吉,但老吉摇了摇头。
这些东西并不值钱,不过老吉还是试着摇了摇那个仓库模型,看看是否有值钱的东西藏在里面。之后,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向了棺椁。
现在看来,这座墓显然已被盗过。任何一个有财力绘制如此精美壁画的人,都不会满足于在自己的墓室中只放这么少的陪葬品。然而,散落在前厅中的铜钱又给了老吉一丝希望。上一拨盗墓贼一定是出了什么状况,才没能把铜钱洗劫一空。或许那些人还没来得及打开棺椁?
木质棺椁的部分漆面已经剥落,但上面描绘的一些几何图案和异兽形象即使在昏暗的火光下也清晰可见。棺盖的红色渲染出一种庄严之感。
老吉踌躇了,不是由于恐惧,而是出于对死者的敬重。他身后的老朱则在大声抱怨,到目前为止,他们所获甚少,完全不足以弥补整整三个晚上的恐惧和辛劳。老朱之前的兴高采烈已经被深深的悲观情绪所取代,他看着老吉用镐撬开棺椁的一端,几乎已不抱任何期望。由于棺盖的其他几个角还是封死的,棺椁发出嘎吱一声响。随后,棺盖被撬开了,老朱最担忧的一幕映入眼帘——棺材是空的。
老吉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之前的盗墓贼没有扒走尸身上值钱的东西,反而盗走了整具尸骨呢?他暗自松了口气,一股难以掩饰的解脱感油然而生,毕竟他们不用真的从死人身上偷东西了。同时,他又对同伙感到愧疚,他们一夜暴富的希望算是破灭了。他拍拍老朱的手,让他安静下来,然后径直跨进棺椁中,以便查看棺椁里面的情况。他已确知棺椁里没有停放尸体,之前的疑虑一扫而空。
老朱意识到老吉可能对自己有些恼火,不再多言,只随着老吉迈步,举着火把替他照亮。棺材底部有几条黑色的布料——这是用来裹尸的绳子。老朱和小万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吉在棺材里摸索的手。当老吉捡起一支镶嵌宝石的青铜发簪时,两个人几乎齐声大喊:“珠宝!”随后,老吉又发现了一小块黄金。
老朱欢欣鼓舞,也加入了寻宝的行列,现在小万不得不一个人举着两支火把。然而,即使两个人一起摸索,也很快就发现棺材里没有其他东西可拿。老吉退后站定,从口袋中取出一块布料,小心翼翼地把发簪和小金块裹好。他环顾四周,发现那些壁画仍然精美动人,但不知何故,现在似乎散发着慑人的气息。他们得走了。他可以感觉到一股阴气正在墓穴中不断凝聚,他知道他们已经待得够久了。
老吉告诉老朱和小万,离开时把前厅地板上剩余的铜钱也一并带走,然后三人退回到砖墙上凿开的缺口处。老吉蹲下身,回头向那些壁画望了最后一眼。他之前没有留意到,后墙上还画着一棵树。树木高大,枝叶繁多,通体绘以令人不安的淡红色,使其看起来有些怪诞离奇。
老吉研究了一会儿这幅令人不快的画面,想知道这是否他们此行的厄运之源。之后,他摇了摇头,快步跟上其他人。
前言/序言
引言
在中国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的历史中,西汉是最引人注目的时期之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政治、社会和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人口急剧增长、新思想萌芽并发展、社会关系在旧秩序和新思想的碰撞下日益紧张的时代。人们称之为“西汉”,以区别于其后公元 25 年至 220 年的“东汉”。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于公元前 202 年称帝,后世子孙的统治持续至公元 8 年。这一时期,大汉帝国开疆拓土,政治稳定,经济进步,可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罗马帝国相媲美。
刘邦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阀,他在一场残酷的内战中推翻了短命的秦朝,但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 141—前87 年),西汉才真正开始繁荣富强。此前西汉早期的皇帝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政策上宽缓民力,使人民能够从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和秦朝的暴政中恢复过来。汉武帝改变了这一政策,他利用从一系列军事征伐中获得的政治资本,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政府和社会当中,并开启了汉代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的传统。
本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为公元 17 年,新莽天凤四年。新莽是西汉和东汉之间一个短命的王朝。在此前汉武帝政策的影响下,此时的社会已趋近经济文化的高峰。当朝皇帝王莽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自己是篡位者和改革家,他所处的时代充满了活力和创新,但也被冲突和矛盾所撕裂。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社会冲突已经萌发。公元 23 年,这些冲突将最终形成一波起义浪潮,王莽也将丧命于闯入皇宫的反叛者之手。
王莽倒台之后,由于战争、饥荒和洪水,国家的人口急剧下降。过了几个世纪,人口才恢复到公元 2 年(王莽统治之前)的 6000 万左右。
今天,我们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已经对西汉贵族有了深入了解。宫殿遗址、残存的城墙、军事基地和极尽奢华的帝王陵墓遗存,都是西汉贵族奢侈生活的缩影。儒生和书吏详尽记载了上位者的穷奢极欲和种种愚行,但这些材料对我们了解这个非凡时代中普通民众的生活却帮助有限。
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比前几个时代的人要好得多。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小麦和小米成为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达到新高度。诸多农业技术的发明(如代田法)、役畜犁田,以及改良铁质农具的广泛使用,使普通农户从中受益。西汉的手工业生产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出包括漆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在内的多种工艺精良的商品。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些蓬勃发展的行业,并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
经济腾飞对这一时代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都坚信有永恒的来世。皇帝和贵族阶层浪费大量资源营造奢华的陵墓,富裕的平民也可以为自己建造华美的墓穴。本书中有三个故事,分别以坟墓建造者、盗墓者和守陵人为主人公,反映死亡和来世观念在汉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近来的考古发掘开始揭示出这个时代被人遗忘的平民的生活。三杨庄遗址出土的农业遗存是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两千年来,这些农业遗存一直被掩埋在黄河洪泛的淤泥之下。此外,渠县城坝遗址出土了街道、窑址、水井和许多其他日常遗存,通过这些遗存,我们可以想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都的老官山汉墓出土了一些早期医案和保存完好的织布机,其他遍布全国的考古发现还包括大量壁画、竹简、木简及陶模。这些出土文物是汉代普通人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和丧葬文化的宝贵物证,其出土地点并不局限于中原地区,也散布在遥远的边疆。
本书将最新的考古报告和研究与传统文献史料相结合,以求生动展现当时和此前西汉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依据现有材料,本书突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雇主与雇工、妻子与丈夫之间紧张的社会关系,并将其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即使在一个日新月异、经济相对富裕的历史时期,百姓对官府苛政、专制的怨恨,和认为少数富人窃取了经济利益的认知加在一起,仍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冲突。
与同系列其他几种图书(《古罗马二十四小时》《古埃及二十四小时》《古雅典二十四小时》)一样,本书也讲述了 24 个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角色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基于真实故事和历史事件,它们大部分发生于当时中国的中心区域,包括新朝首都常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黄河下游、淮河流域以及故长沙国一带。这些地区也是西汉时期文化和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为了将往往呈碎片化的史据拼接在一起,作者把不同人物的传记“叠加”到了我们故事中的角色身上。有几个故事发生在帝国的边疆地区,但也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每个角色所代表的特定职业或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并见识到边疆地区的生活也和中原腹地的生活一样,复杂、开化,又平凡普通。
1 王莽建立新朝后,改国都长安名为常安。——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