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言》韩东-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989,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五万言》

内容简介

《五万言》是一本丰富而充满智慧的书,也是韩东的首部言论集。所谈及的内容从诗歌、小说、电影的创作,到关乎人生、社会、哲学的思考,到对艺术、命运、时代的反思,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爱。

作者简介

韩东,当代汉语文学重要的诗人、作家,“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新状态小说”的代表之一。著有诗集、小说集、长篇小说、散文随笔集四十余种。导演电影一部、舞台剧一部。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写作、创作、工作(2010-2014)
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
应该每天写
简朴不是可以追求的风格
诗歌中有语气
写作者的骄傲还是骄傲
我们身处一个语言的现实
好作家让你惊奇
有时,你的感觉并不重要
第二部分 写作、创作、工作(2015-2018)
诗何以伟大
在作品中接受败笔和不完善
情绪是用来抑制的
现场不需要氛围
第三部分 生活和超越(2010-2018)
一些人认识很多年才走近起来
警觉的人不丢东西
正义的特征总是犹豫不决
他们最爱干的事就是炮制偶像
真实并不面目狰狞
没有家庭温暖的人
一切都源于一念
一件事如何变得具有“历史感”
有堕落者,也有行进在途中的人
后记

精彩书摘

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
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最好的乡土小说也一样。
因为有生活于此的人所没有的敏感,有对陌生事物的
热爱,还有无知造就的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口对心是最基本的,是诚实也是
真实的一个前提。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就是鼓励说不同的话,说你自己的
话。
鉴别一位写作者是否自觉,要么他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要么他的语言方式是有传承的,但这种语言方式已
经不那么热门,甚至于冷僻。对我而言,他就不是在
人云亦云。
好歌胜于一切,为什么还要写诗呢?
为何要保卫诗歌?需要保卫的诗歌不堪一击,不保护
也罢。
········
对一个“怎么写”已经具足的人而言,“写什么”自
然更重要。“怎么写”已经具足指什么?就是说已经
有了自己的一套写法,并行之有效。
一代人执着于“怎么写”,这没有问题,但“写什么
”却被一再忽略。后者也是阅读和进入写作的一个重
要视角。“怎么写”一头独大是有其背景的,因为对
“文以载道”的反驳。反驳和思想上的厌离让我们付
出了代价。
1.开始写作时的焦虑集中于“写什么”。紧接着
,2.“怎么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人滞留在
这一阶段。3.“写什么”的问题再次被触及,但已
经不是当初的“写什么”了。阶段不同,涉及的问题
已然不同。
大格局的情形也一样。古典时期的重心在于“写什么
”。现代主义以降的焦虑在于“怎么写”。如今是否
又回到了“写什么”成为某种共识的时段?
有志于文学的初学者关注“怎么写”,但如果你弄笔
十年以上再纠结于此就没必要了。“写什么”理应再
次成为重中之重。当然,这两个问题属于一体两面的
同一个问题,但毕竟有两面。关于写作的目的、方向
和致力方式需要不断地来回反省。不假思索的惯性或
者为其惯性的辩护不可取。
········
多读多写的道理在于,小说和小说自成一个世界。要
沉浸于这个世界,学习这个世界的语言,做这个世界
的公民。对一个写小说的人而言,现实世界的作用要
小于小说世界的作用。
从小说到小说是必然的,传统就是你作为一个小说家
的来源。小说艺术的立足点在小说传统与现实历史之
间,其间的张力使你有所作为。这就像坚韧的生命体
现于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对峙、交换。
从小说到小说是所谓小说的正宗。
卡夫卡的非现实性就是他满足于小说世界,却构成了
对现实而言的尖锐的隐喻。中国古典小说也是在小说
世界里自成方圆、自得其乐。
对小说写作的现实主义的要求是无理的,就像对它信
息量的要求、思想力度的要求一样,是不着边际的。
一本新小说孕育于旧小说,当然必须与新的发现之间
构成张力。
形式主义声称创造了新的从未有过的形式,现实主义
声称以崭新的未被文学化的现实为依凭,二者都想摆
脱文学本身的出身,同时又都想成为未来文学的父母
。这是相当错乱的逻辑。
极端主义、纯粹主义、教条主义即使不是文学的敌人
,也是其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
没有生活过的人(假使有这样的人)就不能写小说了
?也许,更有资格写了。但,没读过小说的人真的不
能写小说。没读过好小说的人也写不出好小说。
对所谓现实生活的迷信,对知识信息量的迷信,以及
对思辨分析的迷信构成了我们对小说写作的外行判断
。对一个有热情的初学者而言,则形成了心理障碍。
可以有生活,可以有知识,可以有思想,但也可以没
有。这些储备和能力可以在正常人的水平之下。但你
是写小说的,写的是小说,又怎么能不读小说?怎么
能不昏天黑地地读?
········
在自己的水平线以下写。拔高、吊着写的感觉比较碍
事。降下来。简言之就是,庸俗是一种解放。敢于庸
俗是技巧也是智慧。如果你真的写得很庸俗,那你就
是一个庸俗的人,又何必掩饰?真有特别的地方,与
庸俗共舞只会增加你的魅力。
试图高级也是一种功利。高级可以达成,但必须降低
。一如人生。“跌到高处”。
虚荣、卖弄几乎是与写作共生的敌人。读一流的书,
写二流的小说,应作如是观。但很多时候,我们读三
流的书却试图写一流的小说,写出来的往往不入流。
写作时的激动有时很可疑,你不是被所写的对象激动
了,而是被写得如此绝妙所激动。判断来自何处?因
为有一只虚荣的镜头看着你。去除写作中的这种“镜
头感”的确很困难,但也许必要。写得太激动的时候
应该适时地走开。
虚荣可以,但什么时候该虚荣,什么时候不可虚荣,
不仅观念上要了解,身心也得跟进。这就需要训练。
场面上当然会有虚荣,但私下的,比如床上的虚荣就
很可怕。文学说到底是你进入一间密室,呈现密室是
作家的工作;但由于虚荣,呈现出来的东西可能会非
常表面化。
谈及具体的写作过程,有些东西是迷信,有些则是真
知。比如,只能站着写不能坐着写,只能用钢笔不能
敲键盘,没完成的时候不能向人说起……这些都是迷
信(当然,迷信对个人而言有其意义)。但有些东西
却是真实可信的,比如,写到感觉还能写下去的地方
停下来,第二天接着写。
也许理想的状况是,像写日记一样地写小说。写日记
时我们比较少虚荣,日记是给自己看的,不会因某些
文辞而得意,也不会因为笨拙而沮丧。
········
有一种文学语言是示意性的,传达意思即可,此外它
要求灵活和节奏(舒服和活泛)。准确性和逻辑之类
不在考虑之列。例如章回小说的语言。
中国古典小说值得学习的有三。1.散点透视。2.示意
性语言。3.从小说到小说。西式现代主义以降的小说
值得学习的亦有三。1.主题的创意性。2.整体性构造
。3.个人化。
中国古典小说的问题在我看来也有三。1.主旨老套。
2.散文化。3.排斥个性。西式小说的问题也有三。1.
科学主义的焦点透视(虽通过拆分加以丰富,但毕竟
僵硬)。2.语言难以摆脱工具主义的羁绊,无论是客
观写实,还是意识描摹,总难显跳脱。3.过分严肃导
致的虚假责任。
某些时候,写文章就是一种“翻译”,把专门、无趣
和隔膜的成分翻译成普及、有趣和近人的。反其道不
可取。
现代诗的本质是自由,困境亦然。怎么写都可以,但
需要某种来自个人的创造性的秩序整合相关因素。任
何自外部建立秩序的努力都有违现代诗的根本。古典
诗歌也需要来自个人的创造性的可能,但它的难题是
在“不自由”中开辟道路。
读完《1Q84》,两点体会。1.好小说和坏小说只有
一步之遥,此书在二者的临界点上。2.想象力堪比美
剧《迷失》,是祸是福?我不是说《1Q84》比坏小
说好一点,而是说差一点它就成了坏小说。
读北岛的《父亲》,很喜欢。北岛并非通常意义上的
天才,他是匠人或苦力式的作家,这是我尤其喜欢他
的原因。自觉的写作者理应自觉的部分就是去天才,
回归手艺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