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979,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花月杀手》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按人均计算,全世界富有的人群,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奥色治族印第安人——因为,在他们的居住区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
此后不久,奥色治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死于非命,而试图调查这些命案的人,也陆续惨遭谋杀。当死亡人数达到24人的时候,新成立的联邦调查局(FBI)正式介入并接手此案。这是该机构处理的批要案。然而,联邦调查局出师不利,面对此案一筹莫展。无奈之下,这个菜鸟机构年轻的人约翰·埃德加·胡佛找到前得克萨斯州骑警汤姆·怀特,希望后者能够扭转局势。怀特组建了一支秘密小队。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历史上令人不寒而栗的阴谋事件之一——“奥色治系列谋杀案”——真相逐渐显露。
作者简介
大卫·格雷恩 | David Grann,美国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非虚构写作领域的标杆性人物,包括《迷失Z城》(The Lost City of Z)及本书在内的多部代表作已译成逾30种语言,风行全球。
自2003年开始在《纽约客》担任特约专栏作者,同时也为《华盛顿邮报》与《华尔街日报》撰稿,曾获得包括乔治·波尔克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在内的多项业内殊荣。他撰写的内容包罗万象:纽约市的老旧下水道、雅利安兄弟会监狱帮派、猎捕大王乌贼,乃至世界首席福尔摩斯专家的神秘死亡事件。
目 录
三部曲之一 封 印 之 女
1 人间蒸发
2 天谴人祸
3 众山之王
4 地下宝藏
5 恶魔门徒
6 百万桑榆
7 厚黑之事
三部曲之二 旁 证 之 男
8 贱货机关
9 卧底牛仔
显示全部信息
试读
四月维夏,俄克拉何马州奥色治郡(Osage)[1]
境内长满栎树的群山及附近的广袤草原上,繁花点点
。春美草与矢车菊间,夹杂着些许三色堇。在奥色治
族作家约翰·约瑟夫·马修斯(John Joseph
Mathews)眼中,绚若星河的璀璨花瓣,像极了“
众神遗落的五色缤纷”。时进五月,群狼在大得有些
吓人的圆月下引吭嗷呜之际,茎蔓较高的花草,如紫
露草和黑心菊,偷偷将自己的枝叶伸展开来,肆意截
占委身其下的矮小植株理应享用的阳光雨露。这些浮
华浪蕊随即凋谢,花瓣散尽,化为春泥。这就是奥色
治族印第安人将五月形容为“摧花之月”的原因。
1921年5月24日,俄克拉何马州一个名为灰马镇
(Gray Horse)的奥色治族原住民聚居地,莫莉·伯
克哈特(Mollie Burkhart)开始暗暗担心比自己大
不到一岁的姐姐安娜·布朗(Anna Brown)是否遭
遇不测,时年三十四岁的安娜三天前便告失踪。用家
人略带轻蔑的话来说,她经常会“纵情狂欢”:和朋
友彻夜饮酒作乐,舞至黎明。但这次,一夜过去了,
又一夜过去了,安娜还是没有像以前那样,甩动那头
略带波浪的黑色长发,明眸善睐地出现在莫莉家的门
廊。每次进门后,安娜都先脱掉鞋子,然后不疾不徐
地走过房间,对于这种令人安心的声音,莫莉早已习
惯。但这次,周遭却是寂静,有如原野般凝固的寂静
。
大约三年前,莫莉的妹妹明妮(Minnie)溘然离世。
尽管医生诊断的死因为“特异类型的消瘦症”,但明
妮的死依然让家人吃惊不小。莫莉更是疑窦丛生:明
妮才刚刚二十七岁,更何况此前身体状况相当正常。
与父母一样,莫莉和自己的姐妹都名列奥色治族谱名
录(the O-sage Roll)之上,也就是说,他们是这
个印第安部族登记在册予以承认的正式成员。同时,
这也代表着她们将会因此获得一笔不菲的财富。早在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奥色治人被赶出了世代繁衍生
息的堪萨斯,迫不得已迁居至俄克拉何马东北部一块
被认为不名一文、贫瘠多石的保留地。但数十年之后
,人们吃惊地发现,这片不毛之地,居然偏居美国境
内储量最大的油田一隅。为了采油,勘探方必须向奥
色治人支付地租以及矿区土地使用费。二十世纪初,
部落名录上的每个人开始按季度收到分红。支票的数
额,最初只有几美元,但时光荏苒,随着石油越采越
多,分得的收益开始以百乃至千计算。事实上,就像
这片草原上的诸多溪流最终汇聚为水面宽阔、泥沙俱
下的锡马龙河(Cimarron River)那样,逐年递增的
收益,最终居然汇聚为数以百万的巨资(仅在1923
年,整个部落就拿到了3000万美元,折合现值约为4
亿美元)。这也使得奥色治人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人
均收入最高的族群。“万万没想到!”纽约出版的《
展望》(Outlook)周刊如此惊呼:“这些印第安人
不但没有被饿死……反而日进斗金,足以让银行家十
分眼红。”
公众被这个原住民部族一夜暴富的神话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对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早期白人
与之接触时双方爆发的血腥屠杀——这也是美国这
个国家与生俱来的原罪之一。记者则用耸人听闻的故
事吸引读者的眼球,“奥色治族大亨”与“红肤百万
富翁”,“红砖翠瓦的豪宅”与“璀璨夺目的水晶吊
灯”,“钻石戒指”“裘皮大衣”以及“专用司机
”,不一而足。还有一位作家惊讶地发现,奥色治族
女孩不仅在最好的私立学校寄读,而且身上穿着的也
尽是些产自法国的昂贵华服。“宛如一群特别漂亮的
巴黎少女,误入北美原住民聚居的乡下小镇一样。”
与此同时,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与奥色治族传统生活
方式有关的任何细节,借此勾起公众心中对于“狂野
”印第安人的种种印象。一篇报道中就提到,“露天
篝火四周围满了豪车”,“古铜色皮肤、披着艳丽毛
毯的车主们,正在用极其原始的方式烤炙兽肉”。另
外一篇报道则记述了某次为了纪念在私人飞机上纵情
歌舞而专门组织的奥色治族聚会活动,其场面“无可
名状”。作为公众对于奥色治人普遍看法的总结,《
华盛顿星报》(Washington Star)撰文慨叹,“瞅
瞅这些可怜的印第安人”这种怜悯之词,或许应当被
顺理成章地修改为“瞧瞧这群皮肤黝红的阔人”。
灰马镇是这片保留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聚居点之一。
这些聚居点——包括人口接近一千五百人的费尔法
克斯(Fairfax),以及人口超过六千人的奥色治首府
波哈斯卡(Pawhuska)——看上去一片繁华热闹景
象。街上熙熙攘攘,充斥着西北牛仔、投机分子、私
酒贩子、占卜术士、江湖郎中、亡命之徒、美国法警
(U.S.Marshals)[2]、纽约掮客与石油大亨。汽车
在砌筑好的马路上呼啸而过,大草原上处处散发着石
油的味道。横七竖八的电话线上,乌鸦成群结队,俯
瞰下面鳞次栉比的饭馆、咖啡厅、剧院以及马球场。
尽管莫莉并未像左邻右舍那样生活奢华铺张,但也在
灰马镇上由杂木捆扎的立柱、草垫以及树皮搭建的破
旧祖屋附近为自己修建了外观惹眼、占地颇广的华丽
木宅。她不仅坐拥数辆汽车,还雇请了好几位仆人
——即被这些定居者蔑称为“舔印第安人锅底儿”
的外来务工者,其中大多数都是黑人及墨西哥人。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一位造访保留地的参观者看到
“甚至连白人”都在做一些“奥色治人根本不屑放下
身段去做的体力活”。
安娜失踪前,莫莉是最后见过她的人之一。1921年5
月21日当天,莫莉黎明即起,这个习惯受到她父亲
每天面向朝阳祈祷的影响。周遭熟得不能再熟的草地
鹨(Meadowlarks)、矶鹞(Sandpipers)以及草
原雄鸡的美妙和鸣,现在已被油井钻机冲击地面时发
出的砰砰巨响取而代之。和许多对奥色治族传统服饰
避之不及的友人不同,莫莉的肩上总是搭着一条印第
安风格的毛毯。她同样没有将长发盘起,而是任由黑
色长发披散身后,素面朝天,露出了棱角分明的面庞
、高耸的颧骨和褐色的双眸。
和莫莉一同起床的还有她的丈夫欧内斯特·伯克哈特
(Ernest Burkhart)。这位时年二十八岁的白人男
子,有着西部片中临时演员一般的英俊相貌:褐色短
发、蓝色眼眸、四方下巴。唯一煞风景的可能就是他
的鼻子,看起来就好像在酒吧殴斗时被人揍扁了一样
。这位出生于得克萨斯州一户贫苦棉农家庭的穷小子
,一直对奥色治族聚居山地的各种神话心驰神往
——据说在那片北美边疆,依然有牛仔和印第安人
四处逡巡。1912年,年仅十九岁的欧内斯特,像马
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费恩(Huck Finn)那样,从家
中偷跑出来,前往自己魂牵梦萦的这片热土,投奔自
己的舅舅——一位居住在费尔法克斯、喜欢颐指气
使的牧场主威廉·黑尔(William K.Hale)。“他不是
那种和你商量做某事的人,而是会直接要求你去做。
”欧内斯特曾这样谈及黑尔,而后者也的确舅代父职
。尽管大多数时候需要为黑尔跑腿,但欧内斯特有时
也会兼职,担任身着制服的专车司机——正是在替
莫莉开车的过程中,两人得以认识。
编辑推荐
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入围佳作,在三年时间收获近5000条读者热评的现象级畅销书!
荣登上百份各类年度好书榜单,平素立场各异、倾向不同的全美近百家权媒众口一词,齐声盛赞。
请翻开本书,先睹为快,然后,与全球千万读者一道,等待那部根据本书改编,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同名电影![马丁·斯科塞斯 罗伯特·德尼罗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大师级导演与两代影帝的再度携手,预计2021年公映(据IMDB发布的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