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980,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狂人之屋》
内容简介
索恩家族的三代人被诅咒缠绕着。19世纪末,索恩家族第二代中有一个怪异而孤僻的成员,他终日在自己的书房里研究预言术,最终死于心脏痉挛,最奇怪的是,死者房间的壁炉前的地毯湿了,弥留之际他作出了可怕的预言:你们会被烧死。不久之后,家族几乎所有成员都葬身于一场火灾中!此后,那间不详的书房被人称为“疯子的房间”,随后永久封闭。到了20世纪30年代,家族第三代的族长无视其弟的反对,决定重新打开这个房间当作书房使用。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族长夫人在房间门口因惊吓过度而晕厥,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是壁炉前的那块地毯再次被水浸湿了。几分钟后,组长的尸体在房间楼下的石子路上被发现,死因是从高处坠落,而且死亡时间已经超过半个小时。夫人醒来后却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然而,一切还没结束,一年之后死亡的预言再次降临,这次的目标是夫人……
作者简介
保罗·霍尔特(Paul Halter, 1956— ),法国当代侦探小说作家,因坚持本格侦探小说创作而被誉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1991年凭借《第四扇门》(La Quatrième Porte)获得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陆续创作以“阿兰·图威斯特”(Alan Twist)和“欧文·伯恩斯”(Owen Burns)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其代表作有《第四扇门》《第七重解答》(La Septième Hypothèse)《幻影小巷》(La Ruelle fantôme)等。
目录
导读
序言
第一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第二部分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尾声
前言
序言
一副棺材里面会有什么?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刨开墓地的土壤,把棺材挖出来。这种事情很少见,自然也一定有合情合理的、严肃的理由。
当棺材重见天日,当工人把颤抖的手伸向棺材盖,围在四周的人都聚精会神,而人们的脑子里难免会冒出一个问题:这副棺材里面会有什么?
在侦探小说当中,这种事情通常发生在半夜或者是黎明时分。在现实世界里,做这种事情也必须非常谨慎、低调,自然要避免有人去墓地吊唁的时间段。在一片死寂当中,在场的证人都紧张地屏着呼吸——除了墓地的工人——眼睛盯着即将被打开的棺材。随便一点儿声音就会被放大,让人心惊肉跳。树叶的沙沙声像是有阴魂在哭诉,棺材盖被推开的时候发出邪恶的摩擦声;有些围观者做了最坏的打算,另一些人则暗自期望发生什么意外——焦急地等待着那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会在这副棺材里面发现什么?
当然有多种可能性:棺材里的尸体老老实实地躺着,而且确实是棺材应该盛放的尸体。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如此,然而某些人在那种环境下会有邪恶的幻想,期望棺材里的情况并不如人所愿。
不过我们不打算仔细研究他们的心理,这个工作就留给小说的作者们吧。
也有可能尸体不见了。这可算是非同寻常的事,尤其是如果官方资料证明曾经有尸体被放进棺材,而且在开棺之前棺材没有受到过破坏。也可能棺材里有尸体,但不是原本该在的那个尸体!
家族墓穴的情况可能会提供一些有趣的变化。比如说家族里有人过世了,所以要打开墓穴的入口——入口被封得好好的——然而里面变得乱七八糟,棺木破损。更糟糕的情况是:棺木都在原本的位置上,可是里面摆着纵横交错的骨架!
有恶趣味的人肯定能够想出其他更加可怖和离奇的情况,但是肯定都无法比拟您随后将要听到的故事,那些主人公在墓穴里发现的情况实在匪夷所思。当索恩家族的墓穴被打开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无法相信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理智也使他们无法接受。不过那只是一连串的悲剧事件当中的一个高潮,这整个事件都让人头昏脑涨。
至于这个事件,我们不得不说命运作出了非常奇特的安排,甚至会让人觉得是上天恶意的安排——有可能已经超出了恶意,而是邪恶的、变态的安排。这其中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小事件和特殊条件,就像钟表的机械一样,都非常复杂而又不可或缺。和事件相关的人物所做出的反应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某个人能在某个时刻做出稍稍不同的反应,就有可能改变整个事件的走向,避免这像走钢丝一样的进程,从而避免那可悲的结局。可是谁又能摆脱命运的安排?
是命运、必然,还是天意?那让人无可奈何的命运之神像操作木偶一样操纵着人的命运,那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仿佛最终也会走向他预先决定好的戏剧般的可怕结局……
本书当然不打算详述每个主人公的生活细节,也不会探究他们各自的性格以及促使他们性格形成的成长环境等等。但是在事件正式展开的前一年,在帕德斯托附近的克努埃伊海湾所发生的一幕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精彩书摘
一
“伦敦的大火灾发生在哪一年?起火点是哪儿?”保拉·莱尔调皮地扭头问她的同伴。
帕特里克·诺兰盯着面前的海滩,做了一个满不在乎的手势。海滩是一个缓坡,一直延伸到海水中。帕特里克更愿意倾听浪花的低语,而不是保拉没完没了的、愚蠢的历史问题。保拉似乎很愿意看到他在这个领域表现出无知的样子,并且特别愿意让他陷入窘境。不过,答不上来问题就像小学生一样脸红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另外,他记得几年前——他甚至能够说出具体的日期——他就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然后,她立刻就追问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在历史问题上,帕特里克能够说出来的事件都是英格兰的黑暗岁月。他对于1665年横扫伦敦的瘟疫了然于胸,对于发生在伦敦桥的悲惨故事了如指掌——尤其是那些被悬挂在入口上方的人头。他还仔细研究了著名的案件。当然,他也兴趣盎然地阅读了和伦敦大火灾相关的资料。
他一言不发,但是若有所思地上下打量着躺在沙滩上的保拉。他们两个人年纪相仿,也就二十出头,而保拉绝对不是令人厌恶的女生类型。她有一头浅棕色的头发,颧骨圆润,有着尖细的下巴、眼神狡黠的蓝眼睛和长长的黑睫毛。她中等身材,线条迷人;不过要想真正欣赏她的美妙身材,必须得去掉这碍事的游泳衣。帕特里克试图用想象力克服这个障碍。
“我说!”保拉说,“如果你想用眼睛脱掉我的衣服,你至少做得优雅和隐蔽一点儿。你现在的样子就像昆虫学家刚发现了一种新的虫子!”
“那这样行了吧?”帕特里克一边说一边顽皮地转着眼球。
保拉骄傲地坐了起来,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郑重其事地说:“亲爱的,难道你不明白你已经受到了优待?能够在这个清静的海滩上,陪在我的身边,悠然自得地欣赏我的膝盖……如果有人看到我们,我的名声可就岌岌可危了。”
“亲爱的,别夸大其词。布丁巷,凌晨1点,1666年9月2日。”
“呃?”
帕特里克漫不经心地检查着他的指甲。“刚才你问我伦敦大火的时间和起火地点,不是吗?也许你还想听听其他细节?风向,火势蔓延的速度,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情况,直接和间接的后果……”
“哎呀,我怎么忘了,只要一涉及死亡的话题,这位先生就变成了百科全书。我真纳闷,你为什么没有去当警察……或者是私人侦探。那是你醉心的领域,我敢打赌。你对于恐怖的事情最上心……”
帕特里克·诺兰向苍天举起手臂。“拜托!如果要研究历史上的著名案件,不可能不涉及邪恶的、变态的谋杀案,以及……”他放下手臂,眯着眼睛,“其实我真的考虑过在私人侦探所找份工作……可是我不由得担心,哎!在那里工作可能整天只是调查不忠行为,而不是神秘的谋杀案。我对于通奸之类的事情可完全提不起兴趣。”
“我同意。”保拉点头,“如果有一天我结婚,我完全无法想象……”
“结婚的对象会是我!”帕特里克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抓起一把沙子扔在保拉的腿上。
保拉也笑了起来。“啊!这一点我赞同!如果嫁给你,对我们两个人来说都会是一场灾难!”
他们相互微笑着,然后陷入了沉默。他们躺在那里,闭着眼睛,感受着温热的沙子、阳光的轻抚、轻柔的浪花声,以及除此之外的寂静和安宁。
编辑推荐
古怪的事件、流畅的叙事、怀旧的气氛、精巧的诡计,再加上一点法国人的浪漫,正是霍尔特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些作品中独有的法式浪漫和诡异神秘气氛交织的神韵,也值得一再回味,相信每一部都能让你从不同侧面再度领略他创造奇迹的实力,也许迎来真相的那一刻,你也正在惊呼——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