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李松涛-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956,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 天上人间:禹域神话与岁时令节》

内容简介

四时烟火,陶染成俗,从历史深处,听到今天的故事。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何要怀疑伏羲女娲的神话?天圆地方的天坛地坛,建在北京城的哪里?今日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的舞火龙,为何有东汉大傩驱疫的遗意?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

作者简介

李松涛,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史。著有《唐代前期政治文化研究》一书(台湾学生书局)。专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尤其在影视新媒体领域用功尤多。

目  录

潜脉静深的四时烟火/程乐松

书成自述

导言

盘古:天地肇始 宇宙初创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盘古与桃花源

丙 四时人间

盘古与二十四节气

寒露 霜降

丁 “庙”不可言

河北沧州市青县盘古庙遗址

台湾新竹县五指山盘古庙

女娲:造人补天 黄金时代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高禖与先妣

丙  四时人间

女娲与二十四节气

天穿日

丁 “庙”不可言

河北涉县娲皇宫

山西运城市高禖庙

台湾宜兰县壮围乡补天宫

伏羲:阴阳交合 人道始定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蛇身人首

龙之传人

规矩与权衡

八卦与《周易》

丙 四时人间

伏羲与二十四节气

丁 “庙”不可言

河南淮阳太昊陵

甘肃天水伏羲庙

北京皇家雷神庙、雨神庙

台湾天福宫、天雷宫

神农:教民耕作 涵育养化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神农与社稷

后稷与周弃

先农坛与藉田礼

高唐神女

丙 四时人间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大暑

台湾的神农祭

丁 “庙”不可言

陕西宝鸡市炎帝园

湖南炎陵县炎帝殿

山西高平市炎帝广场

台湾祭祀神农的庙宇

黄帝:皇天上帝 神人一体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黄帝与炎黄子孙

黄帝与天文历法

黄帝与中国文字

丙 四时人间

黄帝与二十四节气

丁“庙”不可言

河南新郑黄帝陵

台湾的庙宇门神

颛顼:绝地天通 人间祭祀

甲 神话传说

乙 文史典故

洁诚祭祀

巫史同源

世界行公历 华人纪夏时

丙 四时人间

大寒与腊月

丁 “庙”不可言

河南濮阳的二帝陵

台湾的节气门神

引申阅读

试读

这本小书虽然不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其主要目标人群,依然那些对传统文化、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读者。写作缘起,已具在书成自述》一篇。本书内容以远古神话中的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与颛顼附少皞)等六位神话人物为主体。此六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拥有乎人类能力的神的行事,象征了某一民族始祖或人间帝王,具备了然神话学说中的“天神”与社会神话学说中的“始祖神”之双重身。
人类学研究指出,远古人类创造与保留的神话内容,其实就是一民族心理与思想状况的反映,是一个民族宗教、哲学思想的起源。以本书只选择这六位中华民族的始祖神,作为论述的主要内容。至汉代以降本土道教和外来佛教中的内容,则不在本书讨论范围。本书叙述的神话人物,起自盘古断自颛顼,不及唐尧、虞舜及夏周三代,原因如下:首先,这六位神话中的神,都是远古先民祭祀自然神,也可说是全体华人的始祖神。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先民关于地初开、人类始生、阴阳协和、天人之际等文明思想的起源,地位高。其次,自颛顼以下的唐尧、虞舜、夏禹、商契、周弃等,虽然保留了不少神话故事的色彩,但是文献记录表明,他们的传说已经接近人间帝王的信史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尚书》《诗经》《左氏秋》和《史记》等传统典籍中,均有明确系统的记载。尤其夏商周代的历史更被近代历史学者尤其是考古学家反复论证,其说皆在,在此也无须添足。最后,唐尧、虞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始祖,都可神农、黄帝、颛顼以来的神话人物身上,即从诸如《大戴礼记·帝》篇、《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中,寻得其世系渊源(有关三皇五帝的继承渊源及其史料考辨,参看顾颉刚所著《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我们在此梳理这六位神明的故事,将更有助于理解那些没有被正式记录在经史典籍之中,或者散落在其他文献中的历史与传说。当我们理解了以上六位自然神与始祖神的故事,则当如远古巫师沟通了地天沟通了鬼(指祖先而言)神(指天地山川之神)一样,将有助于我们进入民族与文明、传说与历史、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空对话隧道,从而更清楚地了解本民族文化与文明之起源,确是虽虚渺但不荒诞。

编辑推荐

上古神话与帝王传说、历史传说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底是何种关系?这一议题的背后,其因果源流,也是历史学者,人类学学者一直尝试解答的问题。

本书讲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诸神与节令的关系,结合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方言、建筑等内容,以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六个专题展开,每个专题再分神话传说和文史典故、节令故事、祭祀的庙宇等具体着墨。

可贵的是,本书考察这些神话故事的文化意义时,其出发点是“文化是生活的本身”的个人体验和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