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611,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中国有文化》
内容提要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几乎全部过程。
主要板块包括:传统文化的内涵,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历史、教育、政治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以传统文化立场反思当代世界的经济、文化危机。
本书可以让你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仅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什么, 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在 对于我们有何价值;不仅是在讲述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是在对比古今中外的发展趋势。早在几十年前,南师就准确预言了我们 正在面临的经济拐点、内外冲突、文化危机;当这些问题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生于温州乐清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青年时代立下接续中华文化断层的志业,躬身践行七十年。以“经史合参”的方式讲授各家典籍,不限教派门户,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
目录
\\” 章 什么是中国文化
我只是中国文化的“白头宫女” / 2
“汉学”的启示 / 9
“中国文化”是怎么讲起来的 / 14
文字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 / 17
人文是中国文化的重点 / 23
如何看待文化的“废兴存亡” / 30
第二章 三家大脉络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 34
儒家的历史脉络 / 38
道家的学问与影响 / 50
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 64
第三章 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词
先认几个字 / 76
五经与中国文化的精神 / 86
易:生生不息 / 91
出世与入世:孔子为什么不归隐 / 94
十六字心传与道统 / 100
孝道:守身是前提,大孝于天下 / 105
横渠四句:知识分子的责任 / 111
第四章 为什么有家有国,却没有社会?
男女、五伦与社会 / 116
家: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 119
三从四德,并没有轻视女性的意思 / 130
积阴德与社会福利 / 135
丛林制度的特殊贡献 / 139
第五章 中国有没有“经济学”?
另外一种经济学 / 146
人民、土地、财货,怎么排序? / 154
仁义经济学 / 159
经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 / 164
司马迁的“金”句 / 169
第六章 穿透迷雾的历史眼
文化的中心是历史 / 176
因果观与历史哲学 / 182
唯时史观与理想国 / 186
司马迁的历史眼 / 192
第七章 政治有原则
为政不是政治,礼治不是法治 / 200
王道:以德服人 / 204
为政到底在人 / 210
政治大原则: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214
十二字说尽所有政治理想 / 217
仁道的密宗: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219
兴灭国,继 世,举逸民 / 224
第八章 传统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230
没有私心的教育 / 237
诗教的修养 / 240
人才如何培养 / 247
人才如何选拔 / 251
第九章 东西方文化的对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256
恃强凌弱不是人类文化 / 267
东西文化在时代中的趋向 / 270
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 / 276
当今世界的文化危机 / 279
试读
我只是中国文化的“白头宫女” 我是老年人,而且我这个老年人,生活在中国历一个大变化的一里,大家是不会懂的。像我这一生,出生时距离推翻清朝没有几年,接着是五四运动,然后是北伐,世道都在变乱,童年在天下大乱的苦难当中度过。刚刚成长又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全体老百姓都生活在灾难中。接着八年抗战,说是八年,前后加上一共有十几年,那真是家破人亡,这个国家支离破碎。刚刚结束抗战,我们国家内部的派意识有纷争,又发生内战。此后我几十年避世远行,漂流在外,这样一搞,我一生的时光就没有了,报销了。所以我说我这九十多年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没有一天安定过。 诸位不同呀,从出生到现在多也不超过六十岁,大部分三十多岁,生长在一个社会安定的时代。我常常说,不要忘记哦,因为诸位不大懂历史,我们从小关注历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这二三十年这样生活安定,你们的运气优选。 我跟诸位生长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有差别,思想有差别,教育有差别,文化也有差别。这个时代的差别,一个老头子希望大家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又要与西方科技文化相结合,才能了解如何能得到修养。有修养要干什么?四个字,“安身立命”,身心安,看通一切,看明白一切,安身立命。 …… 我们中国文化断层了,这个断层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到五四运动拦腰了一刀,到“”再遇一劫。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遭此重创,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对不起自己的国家民族,对不起自己的老祖宗,所以我几十年都在为接上文化断层而努力。当年我从峨眉山闭关下来的时候,也考虑自己以后走哪一条路?怎么办?什么路线才能尽我人生的责任?当时只想到郑板桥的一句话:“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就是说,回到乡下,找些小学生,教教书,了此一生。 但是我也经常跟同学们讲,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之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从十几岁起想做一个普通人,碰到时代的变迁,我说自己经历了六个朝代。前面经过北洋军阀的混乱,接着是北伐的阶段,天下乱了,这个历史你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青年都对救国家、救民族热忱,大家都想出来,宁愿性命也要救这个国家。这个热忱你们不能想象,因为你们没有经过这样的时代,没有处于这个社会环境。 所以年轻的时候学军事,带兵打天下,就碰到了发动侵略战争,抗战八年,我在大后方待了十年。紧接着是两。孔子说“贤者避世”,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避开这个世间社会;“其次避地”,差一点的没有办法就找地方躲开。但是溜到哪里去呢?又不愿意到外国去,后考虑还是到台湾,毕竟还是中国。这一住,就住了三十六年。两个阶段,寿命已经去了五六十年了。然后发现台湾也有变动,又要避开了。因为没有地方避,所以到美国去,在国外漂泊流浪,在我感觉是流浪。一般人认为到外国多好!在欧美转了一圈发现还是不行,所以避世也难。 而且人的因缘也很奇怪,就像辛稼轩的两句词——“此身忘世浑容易”,一个人丢掉了社会世界尽管很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要社会、国家、朋友们忘记了自己,反而做不到。 “”那个时期,我在台湾,有一天夜里写了两首诗: 忧患千千结,山河心。 谋身与谋国,谁识此时情。P1-3
编辑推荐语
授权 南怀瑾先生法定继承人 授权,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官方认证,纪念南师逝世十周年特别推出。
版本独特 基于南师作品全新策划、汇编而成,每本书帮当下读者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按照单篇+章节方式,重新架构完整的体系;每篇文章约三千字,体量轻小,观点明确,易于理解;从海量素材里反复筛选打磨,确保好读易懂、有趣有料;保留南师博学通达、生动幽默的口语化讲述特色。所以,这不仅是一套原汁原味的南怀瑾作品,也是一套 好读、 精彩、 实用的南怀瑾作品。
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南师以接续中国传统文化为志业,躬身践行七十年;以经史合参的方式讲授各家典籍,不限教派门户,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作品畅销三四十年,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生就是一部励志大片 他一生经历奇特,十几岁外出求学,弱冠投身行伍,继而经商、讲学、游历,涉足军事、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一生立言、立功、立德,知行合一,成就斐然。 世人说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自己却说:“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他只想安安静静做个乡村教师,却被时代潮流推着成为一代传奇。在这家那家的各种头衔中,他 认可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知行合一,可学可用 南师讲述古代典籍的特色就是经史合参、知行合一,每每以历代史实、自身经验为注解,处处渗透着他对人生和社会普遍规律的洞见;因而在南师的讲述中,传统文化不再是陈旧文句和生硬理论,而成为我们可学可用的智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