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马可·奥勒留-epub、azw3、pdf、mobi、txt免费下载电子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2586,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沉思录》

内容简介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传世之作。马可·奥勒留尊居万乘、富有四海,东征西讨、戎马倥偬,却依旧保有敏感细腻的心灵。他坚持与自己对话,在书中记录了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混沌世界的审视与思考,表达了喧嚣尘世中要冷静达观的态度和对宁静内心的追寻。
《沉思录》不仅是一本反躬自省的帝王手札,也是一本安顿灵魂的哲学巨作,一本值得读者奉为圭臬的自省指南。

作者简介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是古罗马帝国皇帝,“五贤帝”之一。他在修辞、绘画、法律等方面也颇有建树,是有名哲学家,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研习哲学,崇尚理性,追求美德与良善,并将哲思运用于治国方略,受到世人称赞。《沉思录》是其代表作。

译者简介

曹明伦(1953— )
四川自贡人,有名翻译家;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著有《英汉翻译二十讲》《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培根随笔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

目录

目 录
译者序言001
作者年表001

卷一001
卷二015
卷三025
卷四037
卷五058
卷六077
卷七098
卷八121
卷九143
卷十162
卷十一184
卷十二204

精彩书摘

《沉思录》:
5.8 就像人们普遍传说的那样,阿斯克勒庇俄斯①曾给某人开过一个处方,要他多骑马,或洗冷水浴,或赤脚走路,因此我们同样可以说,是宇宙整体性为此人开了个处方,让他生病,残疾,受伤,或承受诸如此类的痛苦。就前者而言,“开处方”的意思大致是:为此人安排这个过程,以有益于他的健康;就后者而论,“开处方”的意思是,某事发生在某人头上都以某种方式进行过安排,以恰合那个人的命运。我们说这些事恰好落在某些人头上,就好比石匠说这些方石切入墙壁或金字塔“恰到好处”,因为那些石块在设定的整体关系中彼此严丝合缝。
万事万物中都存在一种和谐,而正如所有物质之结合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和谐的整体)一样,所有原因之结合使命运成为一个和谐的原因。甚至连头脑最简单的人也能凭直觉明白我的意思。人们常说:“他命该如此。”这下我们知道,既然“命该”,那就是“处方如此”。所以,就像我们应接受阿斯克勒庇俄斯开的处方一样,我们也应该接受这些命运处方——虽说这些处方中有许多药太苦,但为了健康我们也该欣然接受。
你应该像看待自己的健康一样看待宇宙本性实现其意旨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欣然接受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哪怕这稍显残酷,你也应该接受,因为其目的是导致宇宙的最佳状态,有利于主神宙斯的丰功伟绩。如果某种遭遇不会给整个宇宙带来好处,宙斯决不会任其降临到任何人头上,正如任何一条既定自然法则都不会让任何不利于其支配的事情发生一样。
所以,你该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满意有两个原因。其一,你的遭遇都与你相关,是专门为你开的处方,是最古老的因缘从一开始就为你纺织的命运之线。其二,每个人的遭遇都是完美福祉的一个既定部分,都与支配宇宙整体的秩序保持一致。哪怕你与那种秩序的相关性和连续性有一丝一毫的分离,完美的整体都会遭受损害;整体的起因和整体的各个部分也会遭受损害。无论何时,只要你抱怨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体分离,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破坏。
5.9 倘若发现自己的某个举动未能遵循自己已固化成行为习惯的公正原则,不要因反感或急躁而一蹶不振。千万别放弃,因为,如果你被击败,那就重振旗鼓再战;而要是你的大部分行为都遵循了仁慈公正的原则,那你就该高兴。要乐于重新采取行动,但不要向小学生求教老师那样求助于哲学,而应该像患眼疾者那样求助于纱布和药膏,或求助于泥罨剂和洗涤液。如此你将会证明,服从理性并非一种负担,而是解忧济难的一个源头。同时还需记住,哲学所需求只是你本性所需求,而你正在追求某种违背你本性的东西。喏,什么能比你本性之需求更让人快乐呢?唉,死于安乐,不就是因为像你这样想么?不过,请看看如下追求中是否有些东西更能让人快乐:气度宽宏、精神高尚、生活俭朴、对人体贴、对神虔敬。而当你想到自己能稳定而持久地发挥行为能力和理解能力时,还有什么能比智慧本身更让人快乐呢?
5.10 现实存在(仿佛)都罩着一层面纱,所以有些声名显赫的哲学家①认为客观事物完全不可理解,而即便是斯多葛派哲学家也认为事物难以理解。我们的知觉对任何事物的印象都有可能出错,因为天下没有不出错的人。把这种感觉交给我们所体验到的具体对象——可见它们是如何转瞬即逝,多么虚有其表,因为任何一个娈童、娼妓或小偷都可以拥有这种感觉①。然后再感觉一下你朋友同事的品性吧,恐怕连其中品行最佳者也叫你难以容忍,更别说一个连自己都难以容忍的人了。
在所有这些阴暗与龌龊之中,在所有这些生命、时间以及事物流变的潮流之中,我根本看不出这世间有何物具有价值,有何事值得我们去追求。相反我倒看出,一个人应该在对自然解脱之希冀中获得慰藉,不要因解脱姗姗未至而急躁,而要用这两种想法宽慰自己:首先要想到,凡与宇宙整体性不一致的事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其次要想到,我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做任何亵渎我内心神明和神性的事——没人能强迫我去犯这种罪过。
……

前言/序言

把每一天都当作此生最后一天来活。
把任何事都当作此生最后一件事做。
在这个世界,真值得去做的唯有一事,那就是在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做事不可拖泥带水,说话不可语无伦次,思维不可含混不清。既不要萎靡不振,也不要得意扬扬。让你的生活有那么点优哉游哉。
你不可能活上千秋万岁。死亡随时都会降临,所以趁你还活着,趁你还有能力,就好好做人。
若非义举,切莫出手;若非真话,切莫出口。
人都是为彼此而生。所以要么相互习惯,要么彼此宽容。
我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就经常在想,如果是偶然且分别读到以上这类箴言,一般读者会相信这些话是出自一千八百多年前一位罗马皇帝的手笔吗?但确凿无疑的是,以上七段箴言的确是白纸黑字地依次摘抄自这本《沉思录》的卷七第69节、卷二第5节、卷六第47节、卷八第51节、卷四第17节、卷十二第17节和卷八第59节。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不仅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在位期161-180),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这位“哲学家皇帝”出身于贵族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据他在本书卷一中所记述,他祖父教给他宽容与温良,生父传给他正直与刚毅,母亲传给他虔诚与慷慨;教他绘画的家庭教师狄奥涅图斯鼓励他亲近哲学,而另一位家庭教师鲁斯蒂库斯则让他在年少时就读到了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的《谈话录》一书①;此书对奥勒留影响极大,他由此把自己的兴趣从修辞学转向了哲学,尤其是对斯多葛学派哲学的研究,最终成为晚期斯多葛学派三个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一至二世纪的罗马帝国被历史学家称为“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五位罗马皇帝则被称为“五贤帝”。奥勒留位居“五贤帝”之末代,当时帝国的繁荣趋于停滞,经济开始衰退,其威望也开始衰减。这位哲学家皇帝在位那二十年正值罗马帝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内有洪水、地震、瘟疫、叛乱等天灾人祸,外有东方和北方异族部落的侵扰。对内,奥勒留励精图治,试图改善奴隶和穷人的生存状态;对外,他经常御驾亲征,戍边卫国。从168年到180年这十二年间,他很少待在罗马,大部分时间都征战在帝国北部边境(多瑙河以北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但其间他并未停止研修哲学,思考人生,这册《沉思录》就是他在戎马倥偬间偷闲写下的私人日记和哲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