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1955,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龙与洋鬼子 : 一位瑞典地质学家眼中的万象中国》
内容简介
《龙与洋鬼子》一书是民国初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国的亲历记。作者于1914—1925年受聘于北洋政府,作为地质学家帮助中国寻找矿藏,亲身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完成北伐的巨变,也与胡适、傅斯年、丁文江、袁世凯等重要人物有直接的交往,对于袁世凯的统治,张勋复辟,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的争斗,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都有细密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与思考。除此之外,作为“北京猿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者,安特生对于中国史前考古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既包含作者对中国大历史的梳理,也有他作为亲历者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记录与反思,对于研究当时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 1874—1960),瑞典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北京猿人”、“仰韶文化”的发现者,对中国史前考古做出了巨大贡献。1914年北洋政府邀请安特生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自此他成为20世纪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如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多元政治、袁世凯称帝、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多种科学机构的创立等等。著有《中华远古之文化》《中国史前史研究》《黄土地带》等书。
译者
主译: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德国哲学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全球史研究院院长,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大阪,2017—2018年度)会长以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北京,自2017年)副会长。主编的刊物有《全球史》、《寻找》、《东亚文化交涉学刊》(英文)等,有论著、译著、编著多种出版。
目 录
导 读/李雪涛
前 言
第一章 中华帝国
第二章 北方与南方
第三章 中国农民
第四章 中国经济
第五章 苦力
第六章 红山插曲
第七章 旅途中的老妇人
第八章 活的中世纪
第九章 寺庙之国
第十章 满人与革命
第十一章 宜昌之龙
第十二章 专制君主的倒台
前 言
前言
中国现在正经历一场严重的内部危机,但在我们的报纸上读到的主要是这些革命、内乱、掠夺和政治阴谋的外在叫嚣。在北京的岁月里,我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受过现代学术训练的科学和文学先进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因此我认识了另一个中国——她充满了新的精神力量,渴望接受西方文明中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自豪地意识到自己文化遗产的崇高价值和生命力。
借此我也有机会反思一下在东方的外国人的活动,如果说在这个领域我有一些尖锐的评论的话,那只是因为我为我们白种人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所以我不能忽视任何可能损害我们良好声誉的事情发生。
因此,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试图描述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这是其一;其二是讲述中国在适应西方机械工业生活方面的艰巨使命。
很自然地,我无法全面地讨论这个微妙而繁杂的问题。我主要描述了我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了使得在几章中对我所描述的印象保持当下感,在这些章节中,我给定了日期,并可以明确地确定其中一些是从写于1915 和1916 年的札记中来的。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龙与洋鬼子”,这是中国与西方沟通折冲的一个隐喻。这本亲历记像一幅风俗画,用生动的文字和珍贵的图像,透过西方学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百年前活生生的中国故事。捧读此书,你对那个风雨飘摇的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定会加深了解,并有所反思。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丁文江、袁复礼等中国学者的通力合作,使科学考古学在中国开创伊始,就具有相当高的国际水平。李雪涛教授及其团队翻译的这本《龙与洋鬼子》,使中文学界的读者可以拨开种种意识形态的迷雾,直接聆听这位“洋鬼子”的讲述,功莫大焉。
——来国龙,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
大量第一手闻所未闻的材料,作者的细致观察,基于人道关怀的迭出洞见……这本了不起的著作,是极其难得的记录,让我们有机会再次体会发生在百多年前我们先辈经历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们又如何折射出、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他者的视角对于自我理解至关重要。这本迷人的著作,给20世纪初中国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洞察。
——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编辑推荐
亲历时代巨变,探索变局背后的能量与忧患
自1914年受北洋政府之邀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安特生亲历了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卅惨案、国民革命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20世纪初中国的大变局。他探索中国文化中“挑战时间的力量”,批判欧洲人在中国引发的“白祸”,也忧心革命中中国传统审美和中国精神的“没落”,敏锐地揭示出了变局背后的能量与忧患,为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描摹众生苦乐,填补百年前空缺的历史细节
在华11年,安特生所结识、交往的既有袁世凯、胡适、傅斯年、丁文江这样搅弄风云的大人物,也有人力车夫、仆从、兵卒、农夫农妇等为时代所摆弄的平民百姓。他以200余幅弥为珍贵的照片与细致逼真的文字描摹,全方位地展现着那个时代中国的众生相,填补了诸多空缺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