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吕莳媛-epub、azw3、pdf、mobi、txt 天天读书网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我们与恶的距离

内容简介

《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沉默伤口,是吕莳媛丢给喧嚣社会的一个庞大诘问。一起随机杀人事件,一位思觉失调症患者,牵动出家庭、媒体、教育、法治与精神疾病污名等思辨对话;通过发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串起事件与人性的多重样貌。加害者、被害者、律师、社工、媒体人员,各有各的残缺,各有各的正义急欲伸张;当种种实时新闻如不痛不痒的擦边球“刷”过生活,当批判轻易脱口而出将人定罪,我们与恶的距离之间,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两年前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中,凶手李晓明造成九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台湾“*法院”宣判其死刑定谳。

身为“品味新闻台”编辑主管的宋乔安,她的儿子正是这起事件的罹难者。乔安与丈夫本因工作理念不同渐行渐远,更因儿子离开后水火不容,准备诉请离婚。白天她是新闻台厉声火爆的主管,晚上则是无法走入儿子房间、以酒精麻痹身心的可怜母亲……当女儿的行为日渐失序,加上凶手李晓明的妹妹因缘际会进入公司,成了自己的下属,她与丈夫刘昭国,终究被逼着直视整起事件和新痕旧创不断的人生。

与此同时,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在死刑定谳之后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被受害者家属泼粪、遭骂“人渣律师”,连家人都无法体谅。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联结……

作者简介

吕莳媛

昵称十元,2月28日生,双鱼座A型。毕业于台湾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曾制作《出境事务所》《圣稜的星光》等剧,并担任《公主小妹》《倪亚达》《牵纸鹞的手》《终极一家》《终极三国》《出境事务所》等电视剧的编剧,以及电影《谁先爱上他的》编剧。2010年、2015年以《牵纸鹞的手》《出境事务所》二度获得金钟奖“连续剧编剧奖”;2018年以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入围金马奖“蕞佳原创剧本奖”;2019年以《我们与恶的距离》第三度获得金钟奖“连续剧编剧奖”,并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获“亚洲电影市场展亚洲内容奖蕞佳编剧奖”。

目  录

【导读推荐1】马欣:通往地狱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铺成

【导读推荐2】赖芳玉:邪恶来自欠缺思考的危险

【编剧自序】吕莳媛:写剧本是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

【scene1:制作团队的写实剧使命】

制作人林昱伶:学会与恶和平相处,找回有温度的力量

导演林君阳:这是一个非拍不可的故事

监制于蓓华:台剧新写实运动,开启多方对话空间

【scene2:与恶共处的演员群】

贾静雯×宋乔安:只有伪装,她才有活下去的勇气

温升豪×刘昭国:原谅太难,但不要放弃对话的可能

吴慷仁×王赦:即使备受质疑,也要为人权燃烧

周采诗×丁美媚:恐惧,往往来自不理解

林予晞×宋乔平:安抚一个人,原来并不容易

曾沛慈×应思悦:她的开朗,是不得不的选择

陈妤×李大芝:就算改了名,寂寞仍如影随形

林哲熹×应思聪:他们不危险,请不要害怕

【分集剧本】(1-10集)

前  言

写剧本是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

吕莳媛

开始田野搜集资料是到相关的领域(律师、法官、精神鉴定医师、精神科医生、康复之家、新闻从业人员、犯罪防治、犯罪心理、委员、初中老师……)做人物采访,不停地买世界各地关于无差别杀人与思觉失调症的书(以为买完就做完田野的症头),相关领域工作的脸书追踪,搜寻网络上能找到的论文、报道。然后这些书、论文根本没看完过,或是看完就忘得差不多了(阿婶的记性)!

次的采访应该两到三小时,能力范围内找到有关的人物跑一圈之后,再找有兴趣的职场待个几天。梦想是待七天或更久,真的生活才能一窥那个行业的眉眉角角,不过多被婉拒。也能理解,毕竟身边突然多个莫名其妙的阿婶,很难解释,而在这些行业里多有保密原则必须遵守。

一轮采访田野、听打逐字稿过后,其实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想忘掉这些人、事,尽力看同类型的剧、好口碑高人气的剧,看别人怎么说故事,去找不一样切入故事的角度,想人物背景、故事结构,历经滚来滚去不停靠夭抓上帝衣角想退休转行当仓管的阶段才会挤出人物大纲。有了大纲,就能判断很虚的部分是哪些,再边写边田野,听相关人物的座谈演讲,跟完两个庭的审判,勉强理解死刑刑事审判的过程,继续滚来滚去靠夭造口业拉上帝衣角写十集剧本。

确定自己才华无法写出十集十个关系人的角度之后,决定剧本的两大主线应是社会所知的无差别杀人类型里的两种,一是不确定原因但已经发生(李晓明有诚戏院枪击事件),律师与家属在寻找真相的过程;另一条主线就是罹患精神疾病的病患与家属的困境(应思聪家族)。

在没做田野功课之前,听到精神病我铁是闪得老远,但做了功课之后,我才想我的闪也许就是所谓的恶!

听过某个精神科医生说:遇到类似思聪这样大学毕业、有专业技能、家族有能力支持的病患,他们会努力地救,因为比较有机会能回复到正常的生活,反之则很可能徒劳,浪费时间。

听到的当下是极度傻眼震撼的!

十集初写完一版时,思聪这条线常被念不好看,似乎脱离主线,观者找不到可以认同思聪的点(明明就很感人,自己一定要这样说XD),事实上他一直是我的主线,后来修本的时候,大幅修改思聪家族的整条线,本来演员就太多,又加了一些(制作单位都要赔钱了还加),但我真希望观众看完之后,能理解罹患思觉失调症的苦、难。若我们不能接受持续治疗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走入社区与人群接触,他们只能缩在角落,病患与家人都一并困在家中了!极度压抑后反扑力道之大,大家是可以想象的!

写剧本时,还是设定了晓明肇祸的原因,但一开始就决定我不会写出来,那是一个我猜测的标签,做了这些田野看了资料,并不表示我理解人性。作为一个编剧,我只是希望这部戏能让大家试着了解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不能认同他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伤痛在周边发生。如果不愿探索原因,我们是真的无法预防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

看过我剧本的人就知道,我是个文字能力极度贫乏的编剧,我的“△”常是“××眼眶红、泛泪、泪流、泪滚落、大哭、崩溃大哭……”,错字又多,剧本顾问常帮我校稿(谢谢),常滚来滚去拿死线跳绳(对不起老板们),只要写字就开始烦躁(洒精油),光写这个序就阿杂了好几周,从年前拖到年后,修了好几版,应该也不是因为这个序,其实我跟“焦家三兄弟”(焦虑、焦躁、焦头烂额)是莫逆。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编剧,是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吧)。

写剧本是个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对我难的是“静心”;要静下来,很静很静才能进入每个角色!在《与恶》(简称)的过程中还有更难的是采访田野的时间(永远)不够、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地院、地检都分不清楚,看判决书总是脑子与眼睛都失焦。虽然这些体验后都不一定会出现在剧本中,但对我来说好像是个必经的过程。很难给想从事这样类型故事的年轻编剧朋友什么建议,毕竟每个人的背景资历都不同,只能分享我一路摸索的历程,希望能有更多的编剧朋友勇于开创新的戏剧类型。

写文的时候,《与恶》官方脸书的一分钟预告已经突破七千人次的分享,这个结果让工作团队(我XD)惊呆了,猜想观众期待很久社会写实戏剧的出现吧!希望各个平台多给编剧们机会,不要一直打枪编剧改剧本(疑)!电视剧很明显已经走入分众市场,观众的选择那么多,若是没有新的视野,台湾戏剧很快就会被淹没了!

谢谢所有认识、不认识的顾问朋友,在撰写剧本过程中容忍阿婶的无知与叨扰。谢谢公视团队百般包容阿婶的难相处、玻璃心,才能“顺利”挤出剧本。

谢谢制作人昱伶与汤Sir、君阳导演带领着美好、优秀、认真的年轻团队,把《我们与恶的距离》制作规格在预算内拉到极致(过年前已经确定超支惹),才能吸引境外平台的注意,让《与恶》走向国际,这真是一个编剧的福分。

谢谢麦田出版社在书市寒冷的此刻决定出剧本书!(你们叫我做什么我“应该”都会答应,只是会挣扎一阵子Orz)

谢谢买剧本书与看剧的观众,你们让制作团队相信只要想做好剧,就会被看见、被支持、被鼓励。